20评论

0收藏

如何理解“买消息卖事实”?如何处理类似的数据面?

 

评论|共 20 个

忘川眉

发表于 2025-8-18 23: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消息,空事实”——就是人性

一位美男子,身高、长相、性格、爱好、气质,无论哪一点都让人着迷。希望能找到这样的男人做丈夫。每天都充满着无穷的幻想,幻想未来某天和他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有一天,机缘巧合,相识相知,最后走在一起。一开始很幸福,相处久了,越发觉得他也没什么特别。吃饭挑食,懒惰,不爱干净,不爱学习,沉迷游戏,坏毛病越来越让人无可忍受。吵架,厌烦,躲着不见。原来,他没我幻想的那么优秀。

1、买预期,空事实

同理,对于一则事件发生前后,舆论越来越觉得此事事关重大,大概率引发剧烈市场价格波动。

1.1 买预期

人们情绪越来越浓,任何信息的公布都会条件反射的联想到这件事上,大家纷纷入场,你进场我也进场,他进场你也不能拉下,人们对此事的期待值越来越高,价格被推高一浪超过一浪。

1.2 空事实

随后,事件发生对市场影响微乎其微,人们已经在前几日将弹药全部压进了市场,没有弹药的再次供给,价格再无上涨动力。人们大失所望,这样不不怎么样呀,就是,还不是XXX财经媒体说的,XXX专业也是这么讲的我才信的……你一言我一语安,沮丧的情绪迅速传开,赶快卖了吧。我也买。都卖了吧。人们看到没有再次推高价格的可能,纷纷大失所望平仓,于此价格在高位抛压,价格一泻千里溃不成军。

“买预期,空事实”就是一场人性表演。

是这件事情,到底有多么重要吗?不是,大家认为重要就可以了。

是这篇消息,就如此可靠吗?不是,大家认为可靠就可以啦。

是这个人,如此让你信得过吗?不是,大家都说他可信,我就信了。

自始至终,煽动舆论才是事件本身的效应。

大众你我他,是这场“买消息,空事实”游戏里的棋子。

2、价格唯一可靠

市场早早告诉你过行情的走向,趋势是延续或是转向。

价格始终会被市场消化,无论今天行情推手是特朗普,或是明天的普京。就像地球转动,人类社会认为过世一位伟人是多么晴天霹雳,站在自然环境的立场,死去的不过是一个人,他只是一个物种中的某一个,就如同猫猫狗狗。地球仍在自传,他不在乎。

市场也是相同视角,大事小事在这个市场里都是买卖的聚合市场,价格或高或低,规律是支配价格波动的唯一标准。

对于交易者而言,研究出价格提前变化的规律所在才是这把最有意义的钥匙。既然行情的走向会提前告知,那么你就可以提前布仓,以博取利润。

盐池半斤八两

发表于 2025-8-18 23: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在交易中如何看待预期与事实的关系。华尔街有一个很古老的格言:“在谣言中买进,在消息中卖出。”这句陈词滥调背后的理论是,当聪明的投资者们普遍认为某件大事即将发生时,股市就会上涨。然后,一旦公众得知这一好消息,精明的投资者就会高价脱手,股价就会下跌。

为什么事实一旦应验,价格就下落了呢?最可能的解释很简单,那就是期望之火很容易被现实的冷水浇灭。投资者期待已久的好消息一出来,兴奋感就消失了。由此产生的情感真空几乎立即被一种痛苦的意识所填满,即未来不会像过去那样令人兴奋。“未来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让投资者没有什么可期待的,所以他们退出了,行情就崩塌了。

至于要怎么处理,有时候也很简单,因为它们多半是短线的东西,是预期变动下的情绪带来的行情波动,带来的影响往往也是短暂的。你可以在这段时间内不参与,当然了即便是不参与,也得做好仓位管理;或者跟随市场情绪而动,这个时候的交易难度也会增加不少,仓位要轻短线为主。

平时的交易中,卖事实还是很常见的。记得上轮美联储加息周期,每回加息决议公布,黄金在当天几乎是以大涨收场。加息兑现之时就成了金价止跌之日,“卖事实”的行情一再上演。

20241106202117_py0kthkt2lg1490.jpg

20241106202117_py0kthkt2lg1490.jpg


第一次加息是在2015年12月17日,加息前黄金一直处于单边下跌,加息预期影响下有20多个工作日连续下跌,最低下跌至1046!加息当天,由于利空作用下挫近20美金。加息日当天下跌的最低点成了反弹的底部,一个半月时间内,金价从1060美元大涨至1260美元,涨幅达到近19%。

2017年3月16日美联储迎来第三次加息,黄金在加息前从1263跌到1122,加息日当天直接开涨,随后继续迎来多头走势。虽然曲折,但最高大涨冲击1300关口,涨幅接近110美金!

第五次加息是在当年的12月,黄金在加息前提前走加息预期,一路跌至1236。加息日成了见底日,后市一路开启上涨至1366。

上轮最后一次加息是2018年12月,这一次黄金对加息预期的利空基本无视了,等到加息公布的当天,金价直接涨了20多美元,随后继续维持反弹走势直至第二年2月份。

20241106202117_p4cr0ergoxv1491.jpg

20241106202117_p4cr0ergoxv1491.jpg


不过,你要是拉长时间周期看,虽然金价走势不时迎来卖事实的小插曲,但整体走势的主导逻辑还是加息打压金价、宽松带来黄金牛市。

汇海拾贝

发表于 2025-8-18 23: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预期卖事实是大家对市场运行规则的重要解读,它实际上已经成了广泛的共识。你要是做交易,特别是跟消息事件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点就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你要说市场的定价完全基于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什么是买预期卖事实?

我们建仓买入的时候就想着它未来要上涨,这就是买入预期,等到卖出时,就是落袋为安,这个卖出的决策就跟具体的事实相关。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预期利多消息,提前在市场做多,价格因而上涨,当消息公布不及预期,抑或仅仅刚好符合预期的情况下选择卖出获利了结。若没能成功卖出获利,则可能卖出价格不理想,进而投纷纷平仓,造成了卖事实。

这个操作大概分为四个部分:1)对事件做押注;2)价格先行反映预期;3)预期被证实或证伪;4)事实兑现后价格波动。

你要说有什么最佳的处理方式吧,对于短线交易来说,个人感觉基本无解,只有跟随市场预期才能理性的选择。要是做长线,别人恐慌时我贪婪,这点倒是能用的上。

今年最大的黑天鹅不就是疫情吗,其中和预期有关的东西就很多了,市场也再次把消息与预期的关系演绎地淋漓尽致。就以美股在3月、4月的行情举例吧。

3月下旬,以美国为中心的海外疫情彻底爆发。市场一片恐慌,以美股为代表的风险资产被投资者抛弃,标普500等指数发生暴跌熔断。

为了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火线上场,抛出一系列救市政策。

1、理应止跌却继续跌

3月16日,美联储将利率降为0,并启动7000亿美元的宽松计划,市场的反应是:

美股开盘直接暴跌-9%,触发熔断机制,美股发生第三次熔断。

3月23日,美联储开启无限量QE,市场的反应是:

美股开盘时,全线低开,标普500指数跌4%。

这些利好政策出台,迎来的却是暴跌。因为市场没有预期美联储会有如此大的动作,大动作背后的潜台词是,市场比大家的预期更差。

2、利空释放市场反而涨了上去

3月2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3月2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328万人,打破了历史最高水平。4月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3月2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660万人,可谓失业申请泛滥成灾。

而两次市场的反应是:美股暴涨。

4月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3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70.1万人,为2010年首次出现下滑,是此前分析师预估的7倍。市场的反应是:美股暴涨。

20241106202117_sofwrxptcne1492.jpg

20241106202117_sofwrxptcne1492.jpg


这三次数据公布时,市场早有了预期,价格基本price in了。而暴涨的逻辑是:数据越是差,大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也就是,现在涨的是对未来预期,而不是眼前的糟糕情况。

后面的剧情我们都很熟悉了,虽然疫情高烧不退,但美股进入了技术性牛市,纳斯达克、标普500先后收复疫情以来的失地,继续刷新历史新高。

GKFXPrime

发表于 2025-8-18 23: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消息,卖事实”也称“买预期,卖事实”,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所谓的买消息就是根据消息买入,这里的消息指的的预期消息和传言,投资者根据传言或预期利多消息提前在投资市场大量买入,价格因而上涨,当消息公布不及预期或仅刚好符合预期的情况下选择卖出获利了结,若卖的稍晚一些,则可能卖出价格就不如之前更好,所以大家争相卖出平仓,造成了卖事实。   

就拿之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引发A股指数的变化为例。

在5月6日指数大跌,其实就是预期会在5月10日,关税会落实。在市场都预期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买跌。这叫做买预期。不单单上涨可以买,下跌预期也可以买。当然对于我们来讲,买下跌预期,也就是空仓。

而当5月10日,关税真的实施,变成了事实。这个时候就应该卖事实。买指数下跌的,就应该卖掉做空筹码。而对于我们就应该适当买些股票了。

这样的例子,在股市中有很多。

最近的就是18年的贸易摩擦。6月19日知道了关税的信息,指数大跌。7月6日,关税正式实施,指数反转。

20241106202118_sncn2tioum41493.png

20241106202118_sncn2tioum41493.png


可能不做期货的朋友,理解买空,卖掉有些难度。

再比如,业绩大增这件事儿。如果市场之前有预期,那么公司公布业绩之日就是我们卖出股票之时。如果市场之前没有预期,或者预期小于公司公布的业绩。那么公布业绩之日就是买入股票之时。比如汇顶科技。4月15日公布一季度业绩大增。当日涨停,其后反复震荡上涨。

20241106202118_tqfjfqrfazr1494.png

20241106202118_tqfjfqrfazr1494.png


类似的买预期卖事实的案例还有很多。

想要认清这种现象,就要理解主力思维。主力利用人们对预期不确定的犹豫,进行确定的买入。而当预期变成事实,人们确定的时候,再进行反向卖出操作。

写给空气的情书

发表于 2025-8-18 23: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卖事实更加多的应用于“买消息”,因为消息有时间节点,有公布的那一天,而“预期”不一定有时间节点。买消息和买预期的意思差不多,区别在于有没有“截止时间”。
市场总是买涨不买跌,不如房价上涨,买的人就很多,股票上涨,买的人就很多,物价上涨,买的人就很多……因为大家怕以后涨得更高,所以就争相购买,这样反倒促进价格继续上涨。市场预期成就了预期自己,消息成就了消息本身。
处理卖事实,关键就在于消息公布的时候。假设某个利好消息能带来300点利润,那么市场在消息公布前就开始买。在公布消息的那个时间点上,市场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价格已经上涨500点;第二,价格上涨300点左右;第三,价格上涨100点及以下。
市场喜欢“看热闹”,喜欢关注热点新闻,但实际上,能带来趋势的大利润,未必是热点,热点也未必有利润,却很容易被炒作。这就是造成上述三种情况的原因。如果经过权衡发现市场价格已经高于这个消息带来的利好,特别容易发生“卖事实”,因此在消息公布时就出场。如果市场价没有超过利好应该带来的上涨幅度,则不太容易发生“卖事实”的情况,甚至还可能因为吸引了市场注意而继续走高。如果是利空消息,反之亦然。

一剑平生恨

发表于 2025-8-18 23: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词叫做price in!

无论是股市还是汇市,当价格在高位或者低位的时候,资金都需要换手才能从低位获得筹码或者从高位抛掉筹码,消息是刺激换手的催化剂,所以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高位出利好,拿钱赶紧跑;低位出利空,拿钱往里冲。

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

如果市场热度很高,当利好消息已经传到你的耳朵的时候,证明这个消息传播的很远了,价格早就被比你听到消息更早的人拉抬上来,你听到利好消息的时候,觉得冲进去会赚便宜,正好方便前期拉抬股价的人出货。

某个重要的数据/事件,被市场提前预期的时间越长,变越有可能出现买消息卖事实的行为。反倒是那种突发性利好/利空的数据或者事件,市场来不及反应之下,才会根据数据的好坏走。

至于最佳的处理方式,其实还是观望为主的好。非要找一个应对方法,那么就双向挂单吧。因为但凡出现买消息卖事实的市场行为,往往都伴随着单边行情,至少绝大部分情况下会是如此。双向挂单你不需要去考虑方向问题,买消息卖事实的顾虑也就解除了。你唯一需要考虑就是行情波幅足不足够支撑双向挂单,会不会让你两头都被扫止损。

思域

发表于 2025-8-18 23: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预期卖事实”,这一交易铁律起源于股票市场,但已经广泛应用于其他金融市场的交易之中,如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贵金属市场、原油市场等等;该铁律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对我们交易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它已经是投资者或交易者公认的金融市场铁律。

由于“买预期卖事实”这一铁律起源于股票市场,所以我们从股票方面进行讲解一下。

凡是在大A股混过的人,都应该听说过“利好出尽是利空”这句话吧?其实,它还有下半句,那就是“利空出尽是利好”;上下句连在一起,恰好是“买消息卖事实”的通俗版。

我们知道,股票市场消息满天飞,而随着消息的变动,股价在不断的或上涨,或跳水,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股价总在预期、预期兑现、不及预期与超预期之间来回波动,具体而言:A股票因为多种利好消息预期的刺激,股价出现上涨的现象;在持续一段时间上涨到一定的程度后:

1、当消息兑现跟预期相符,那么此前的上涨已经透支了这一利好,所以多方上涨无力出现盘局;

2、当消息兑现不及预期时,A股票价格开始出现回调、下跌,朝坏的方向发展;

3、当消息兑现超出预期时,A股票价格会继续向上展开第二轮冲击。

第1和第2种情况,就是平常我们常说的“利好出尽是利空”;而第3种情况,就变成了新的预期的开始了。

把上述的利好消息变成利空消息,那就是“利空出尽是利好”了。下面,我们以通讯板块大龙头中兴通讯为例子,说一说“利空出尽是利好”的过程。

20241106202118_21qss3jtf3r1495.png

20241106202118_21qss3jtf3r1495.png


比如中兴通讯在2018年4月公布了受国外制裁的坏消息,然后股价就出现了七八个跌停板,到2018年6月末时股价开始打开跌停板,开始大幅震荡。这就是属于利空出尽——中兴通讯的坏消息基本已经人尽皆知了,想抛售和能抛售的人已基本卖完了,股价也跌到差不多的位置了,已比较充分的反映了人们对坏消息的预期了。

“利空出尽”的后面一般还有半句话就是“是利好”。即“利空出尽是利好”

利空出尽是利好的意思是——当利空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彻底表现出来后,其后面的利空消息如果不及预期的话,那就成了好消息了。

中兴通讯的这次利空尽后就传来了利好——公司经过不断努力,最后的处罚结果减轻,交纳罚款后就可以正常营业了。

所以公司的股票在暴跌后这几个月就开始了一轮强劝的反弹。

无论是“利好出尽是利空”,还是“利空出尽是利好”,抑或“买预期卖事实”,这些话都有明显的辩证主义色彩,符合物极必反的古代哲学原理。但需要提醒的是,预期是基于现有有效信息所形成的,不是你凭空瞎想的;而对于这些股市谚语也要理性的认识,因为它们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不是任何时侯的行情和任何股票都可以用“买预期卖事实”来解释的。

善良的孤独客

发表于 2025-8-18 23: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消息??我只听过买预期 卖事实。

“买消息,卖事实”也称“买预期,卖事实”,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所谓的买消息就是根据消息买入,这里的消息指的的预期消息和传言,投资者根据传言或预期利多消息提前在投资市场大量买入,价格因而上涨,当消息公布不及预期或仅刚好符合预期的情况下选择卖出获利了结,若卖的稍晚一些,则可能卖出价格就不如之前更好,所以大家争相卖出平仓,造成了卖事实。
而如果消息超过预期和传言,这个时候卖事实的投资者会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新进买家拉抬价格,引起价格再次上涨。此种情况不会卖事实不会对行情产生较大影响,在数据公布前仅仅会小幅回落,后又再次上涨。
为什么投资者会选择卖事实?
原因是,当大家买入之时仅仅凭借的是传言而已,当消息公布前几分钟或消息公布出来后,投资者发现可能消息并不如传言那样好,则选择卖出获利,由于集中性的卖出获利,深怕卖晚了,导致价格出现快速下跌。

融市场的定价,完全基于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这种预期必须要有相对清晰的路径,可以计算各种可能的概率,这样才有定价的基础。相较于担心未来的情况会变差,市场更加担心未来的情况不可知。巨大的不确定性,无法形成市场统一的预期,而不确定性又带来对未来的恐慌。

疫情发生时,美股出现大幅度下跌,接连熔断,其中原因是市场恐慌,之所以恐慌在于市场没法就未来预期达成一个共识。

也因此,美联储许多“救市”政策出台,看似要涨却跌了,许多数据公布看似要跌却涨了情况。

米小圈

发表于 2025-8-18 23: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消息卖事实其实反映的是一种市场预期,以及这种预期兑现之后市场的反应。

打个比方说吧,更容易理解:市场将在今晚公布美国非农数据,而当前市场预计非农数据将表现很好,远超过前值。那么投资者在选择就开始对今晚的数据进行反应,因为市场预计很好,因此大家都开始买入美元,以求数据让这个仓位赚一笔。于是买入的人越多,美元就在数据公布前开始上涨。

然后数据公布,结果是表现不错,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那么这个时候大家已经没有动力再去追买美元了,因为之前已经买过了,而买入美元的理由现在也已经兑现了。大家开始担心后续力量不足,也担心利好出尽,于是开始平仓收钱。平仓导致美元下跌,尽管我们看到公布的非农数据表现很棒。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买消息卖事实的操作过程。因为赚钱效应,大家都想在更低的位置买入,更高的位置卖出。因此如果一个数据有比较大的确定性,通常都会出现在数据公布前抢筹的情况。而在数据公布后,靴子落地,筹码可以兑换了,于是大家卖出。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如果数据远超预期,那么会有第二波力量(未提前进场的)将行情继续推进。但风险在于,前期进场获利的人如果选择平仓,行情继续走高的动力可能并不充足。

要应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最好就是跟随行情,而不要主观认为市场应该怎样。很多人爱跟市场较劲,认为数据好就一定要涨,数据差就一定要跌。但市场的解读可能不一样,如果你不跟随市场的话,最终只能成为那个牺牲者。

微笑天使

发表于 2025-8-18 23: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这就是预期对市场强大影响力的体现。华尔街常言“买传闻,卖新闻”,正是说明了市场预期的重要性。

在市场里,以美联储为首的这些央行擅长的就是玩预期调节或操纵的游戏。

1985年美国为了引爆日本的债市和股市危机,同时打压油价输出通缩洗劫苏联。曾经在极短时间内把美元指数急速拉升至165,这个高度至今依旧是美元指数最高纪录。美元强势能对其他国家货币形成碾压,会吸引国际资本的大量进入,加上加息的诱惑完全可以对国际资本市场形成“虹吸”效应。

到了现在,由于跟市场沟通的透明和公开度越来越高,美联储的预期管理也让市场好受了很多。即便这样,今年3月份的紧急降息也还是让市场大呼意外。

可见,无论从个人的心理,还是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治理,预期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当市场有利好传闻的时候,不管它是真是假,不用去证明它的真伪,只要利好传闻一起,你就勇敢买入;而当新闻出来后,就在第一时间卖出,不管之前的那个传闻是真是假。如果新闻不及预期,那就要坚决卖出;而如果新闻超出预期,市场价格也往往会在新闻出来后被砸出个坑,这时你可以卖出,但要记住,如果因为超预期而使市场对后市利好产生了更多的利好传闻预期,那么,你一定要在卖出之后在第一时间及时买回,否则就会有踏空的危险。反之也是,

当市场有利空传闻,不管它真假,既然能传到市场中,那就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卖出。但是,必须要注意,对于同一件传闻和新闻的利用,“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就是说,对于同一件事,效果最好的是第一次,第二次效果还算些,但第三次效果就几乎没有了,至于第四次,市场早已麻木了。除非换一个花样,让市场有新鲜感。

可以看一下A股在19年春节后的小牛市行情。在当时那个阶段,如果只是按消息入场,要么吃口剩饭,要么高山站岗!

刚进入2019年,大盘就创下了2440的低点,随后行情企稳。当时市场上不少人认为这个点位就是底部了。因为上证50等权重股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横盘,已经逐步消化向下趋势。指数给出的风险溢价也表明市场正在酝酿变化。

20241106202119_5ktojigx0hg1496.jpg

20241106202119_5ktojigx0hg1496.jpg


这就是预期,下一步等待数据证实判断。随即天量社融等重磅经济数据发布,市场继续坚定反弹的预期,等到3月份不及预期的社融发布,市场继续维持韧性,行情没有明显下跌。而到了4月份的社融再超预期的时候,沪深300反而从高点开始下跌。在这里,数据虽然有惊喜,但预期已经开始变了,紧随其后的卖事实就如约而至了!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