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评论

0收藏

如何理解“买消息卖事实”?如何处理类似的数据面?

 

avatar 天矶道 | 122 人阅读 | 20 人评论 | 2025-08-18

数据公布利空,可价格不跌反而上涨;数据还没有公布就开始走出预期,等数据公布符合预期,市场却开始反向波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最佳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评论|共 20 个

有脾气的K线

发表于 2025-8-18 2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你说的应该是“买预期卖事实”吧?

话说“买预期卖事实”这可是交易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铁律;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这句话,那你总听说过“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吧?如果连这句话都没听过,或者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基本可以卷铺盖退出交易界啦…………

20241106202113_hlnssbeta021479.png

20241106202113_hlnssbeta021479.png


?当然,以上这句纯粹是调侃的笑话,但却折射出“买预期卖事实”在投资界的盛行!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买预期卖事实”?其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

“买预期卖事实”强调的是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对金融产品价格的引导作用。既然如此,那么搞懂“预期”就是理解这个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预期,已成为人类社会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市场预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在金融领域,预期则是指人们根据过去和当前的信息来对未来的金融市场做出预估和期望,预期是经济主体的一种行为过程。

预期并不是一开始就同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但预期作为经济分析中的因素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期,西方经济学著作就指出,对未来经济变量的预期是影响当前经济行为特别是资本市场上的资本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预期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特征支配着他们的现实行为。之后,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预期的认知越来越深刻,逐渐形成一系列的预期理论,如投资预期心理、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资本市场效率理论等。

具体到投资领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然数据还没有公布市场其实就开始走出预期行情;但等数据公布后虽然符合预期,但市场却开始反向波动,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预期和事实其实并不是一回事,有时候他们可能相等,有时候却可能相反;毕竟,预期只不过是预估和期望,而事实却是已被证实;中间有一个过程,在我们投资学上叫做证伪(或证实)过程。

毫无疑问,预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布局我们的投资或交易策略,因为你从某程度上可以预见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当然,预期是主观的,主观是对客观的有意识的反映,主观有时并不能真实反映客观,因而,预期有时和事实会产生偏离,即预期和事实不符的情况。

所以,“买预期卖事实”整个逻辑是这样的:市场预期——证伪(或证实)——兑现消息,当然,它也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1、市场预期——证实——兑现消息,这样的行情,基本在兑现消息时以比较平和的方式出现,不至于急剧的大反转。

2、市场预期——证伪——兑现消息,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投资者高度警惕,因为此前市场预期已经被证伪,那么随着消息的公布,行情往往出现急剧的大反转,比如数据公布利空,可价格不跌反而大幅上涨!这一例子,在今年初的原油行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20241106202114_0k10phlciet1480.png

20241106202114_0k10phlciet1480.png


?年初的时候,原油价格之所以出现暴跌,固然有着众多的因素,但俄、沙的争霸却是最大的主线,亦是市场的最大预期。由于俄罗斯的产油成本在20美元附近,而沙特的大概在5美元左右,所以当两国在2020年1月份开打口水战时,市场就预期价格要打到两国的成本附近。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争吵越演越烈,上述市场预期越来越得到市场共识,再加上疫情的推波助澜,从而使得油价如雪崩盘从65美元一直杀跌到6.5美元。

但进入3月份后,由于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而强势介入,导致俄、沙争霸局面开始缓和,并最终达到了减产的协议,这样一来,此前的市场预期便被证伪了!而反映在市场上,那就是美原油主力在下探至6.5美元后开始急剧反转,并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重返至40美元左右。

为什么会反弹至40美元?那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市场预期。因为美国的产油成本在40美元附近,这次俄、沙争霸局面是全靠美国介入才暂停的,而美国介入后当然需要维持石油在40美元附近才符合它的最大利益。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原有的市场预期被证伪后,便会产生一个新的市场预期,具体而言,那就是市场预期——证伪——兑现消息——新的市场预期——新的证伪过程——新的消息兑现………………

这实际上形成了“买预期卖事实”的闭合循环,而按照这个逻辑不断推演下去,从而推动市场价格的不断变化。

独自空忆成欢

发表于 2025-8-18 23: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106202114_kzfk2zvt5vd1481.jpg

20241106202114_kzfk2zvt5vd1481.jpg

交易者,是无法避免消息面的。前有美联储风云变幻的货币政策,后有欧佩克别有用心的减产计划...买消息卖事实一直都是市场的常规操作。只要你交易市场越长,碰到这类行情的概率越大。

数据面的行情,以随机性和高波动性著称。很少有人可以准确的知道下一步美联储的动静,即使是像高盛,JP摩根这样的顶级投行也很难完全窥探。这就给数据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数据行情通常都是行情的引爆点,只要是有数据公布的时间段基本上都会有巨大的波动,这也是汇市的特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言辞就会导致市场风向突变,这也是预期之中的事。

为何会出现买消息卖事实这样的状况?

其实,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交易者如何看待这个数据。这才是出现数据利空,价格不跌反而涨的根本原因。

我们都知道交易一直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即使是现在的智能化交易都是由人来主导的。数据是相对客观的存在,数据消息并不会直接影响价格行为,而会影响看到这个数据的交易者。如果数据利空,而大部分交易资金却低位做多,那么价格就会上涨而不会下跌。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买消息卖事实,数据失真。

想明白这点逻辑,我们就知道,买消息卖事实也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值得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数据行情都会出现买消息卖事实。一般情况下,数据依然还是会按照大部分的预期来走的,就好像前段时间的美联储的利率决议,市场预期都认为本次美联储并不会加息。实际结果公布也是符合预期,维持当前的低利率货币政策。虽然,有预期加持,但市场大众终究不是美联储,依然不可能分析出所有的讲话细节。

那么,碰到可能会出现买消息卖事实的数据行情之时,我们该怎么样去做?

首先,要明白的是,不存在最佳的处理方式,市场的不确定性,让我们能做的始终有限。追求完美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既然是数据行情,随机性就必不可免了,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掌控的。连特朗普都无法知道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细节,何况是我们普通的投资大众。所以,请放弃吃透数据行情的想法。

20241106202114_s0ki4m4n2an1482.jpg

20241106202114_s0ki4m4n2an1482.jpg

其次,对于数据行情,我个人处理的步骤和逻辑是这样的。

①.数据公布之前,需要知道可以看到数据的消息。比如,数据公布前的市场预期,利率决议大概率是加息、降息还是维持不变,非农数据的预期值是多少等等。非农数据和EIA原油库存数据有前瞻性的数据,需要重点关注。而且利用ADP和API数据可以有一定概率知道非农或EIA数据的公布区间。但是,这个前瞻性指标并不一定准确,我个人并不会以此来操作,而是会有这样的数据进行参考。

总之,就是在该数据公布之前,收集市场中的各方信息。

②.数据公布之前,分析价格行为。利用技术手段,分析当前市场的整体状态。趋势如何,是否已经到非常关键的点位,当前价格离下一关键压力有多大的空间等等。不可否认,有时凭借这数据面的助推,很可能价格达到压力位后马上反转。进行这一步骤同样不是为了在数据公布时进场,而是处理目前手中已经持有的单子,尽可能的规避数据带来的风险。

③.至于数据会不会出现买消息卖事实的情况,在数据公布之前我们是不知道的,也不可能知道。既然无法知道的事情,就没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去赌数据了。如果,你手中依然持有单子,而且单子的持仓方向与预期相反,这时就需要重点关注了。如果,手中持有的单子和市场预期一致,则我自己会带好止损继续持有。剩下的就密切关注,交易市场。

④.以技术面为主,消息面辅助之。我们的交易系统应该是需要包含对数据行情的把控的,一切都以你自己的交易系统为准。如果你无法承担数据带来的风险,则平仓出场等。

最后,个人建议,面对毫无规律可言的数据行情,只关注不操作。如果手中有持仓,则做好风险控制。没有就不要去赌数据了,虽然数据行情会很快让你盈利,同时也会让你很快亏损。交易财富的积累,从来都是靠时间,而不是靠赌数据的。

微笑天使

发表于 2025-8-18 2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交易,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数据面的行情,可能会错失一大波的交易利润。当然,我们并不能忽视数据面带来的巨大的风险。

买消息卖事实,算是交易中惯用的伎俩。不管是“太极宗师”美联储还是非农数据,基本每年都会上演这样的行情。但是,本质上还是影响主力资金的。

同样是消息面,效果不一。比如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等,这类的数据基本上都是长期影响整个交易市场的,即使出现了短期买消息卖事实的瞬间波动行情,整体的价格走向依然还是会以长期面为主的。而像非农数据,EIA原油库存和CPI这类型的数据,通常会以短线的方式影响行情走势的。不一样的数据对价格的影响也大有不同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需不一样的对待。

针对于买消息卖事实的行情走势,我的一些想法:

第一,我们要知道的是,这是市场正常的价格行为,而且很难形成一致性的操作,因为数据每次都在变,各国的经济情况也总是在变,行情走势也一直在变动。还是无法用固定不变的原则去规定的,数据行情的波动主要还是取决于实际的数据的。

第二,数据行情也符合道氏理论中的基本假设。价格行为包含一切。数据波动带来的走势终究只是短线的波动,在不影响趋势结构的前提之下,价格行为依然会扭转数据面带来的负面波动。就好像9月份的非农数据一样,数据公布值是利多黄金的,可当时黄金的整体趋势偏空。所以,数据公布之后跳空高开而后快速下跌,回归空头的趋势。这也是造成买消息卖事实的原因之一。

20241106202115_hezgofnk4os1483.png

20241106202115_hezgofnk4os1483.png


第三,数据行情变幻难测,可远观不可亵玩。还是要明白一个前提是,没有人可以提前知道数据行情的,虽然存在着毫秒之间的价格差,但普通交易者无法提前预支。像国外顶级投行,为了操作数据行情,不惜重金把交易服务器设立在美联储总部或者美国劳工部办公大楼的附近,这么做就是为了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差。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最好是等待数据公布之后才找机会进场交易,这样算是比较稳妥的处理方式了。

第四,对于数据行情,在数据公布之前我们是不知道它到底会不会出现买消息卖事实的情况的。所以我们不需要去猜这个数据。我以前的交易手法是,在这样的数据公布之前,双向挂单特别是非农这样的数据,价格往哪边突破则往哪边追单,快速进场快速平仓,绝不恋战。不过这种手法的风险点也明显,一是价格可能会出现跳空,以不好的价格成交;二是,价格可能会被来回扫;三是,需要果断,犹豫不决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风险。

不过,这样的交易方式已经很久没用了,我现在都不怎么操作数据面了。

最后,还是建议各位,不要去赌这样的数据,风险太大了。而且数据面的运气成分比重较高,并不能长久。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一切以交易系统为准则,这才是正道啊。

20241106202115_tnw4wgz4jxk1484.jpg

20241106202115_tnw4wgz4jxk1484.jpg


kaaaph917

发表于 2025-8-18 23: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消息卖事实”这是我们在做数据行情时候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综合体现了数据公布前、中、后,价格运行的轨迹变化。价格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我们先将思维拉回到生活中的琐事。小的时候,我很喜欢一双鞋子,很漂亮,这双鞋子是亲戚送给我的。年龄还小,鞋子尺码太大了,妈妈跟我说留起来,长大了再拿出来穿。之后的日子,我总在期待长大后能穿上新鞋子的模样。又一年入冬,妈妈拿出那双新冬鞋,我迫不及待的攥在手里,但是眼前的这双鞋子不好看了,没有日日夜夜期待里的美丽模样,也不过如此,如此普普通通的鞋子罢了,试穿上更是觉得土气,心里坏笑这是我心心念念的那双新鞋吗?

1、“买消息卖事实”人心作祟

回看“买消息卖事实”,我们期待的是数据或是事件本身吗?不是,而是对市场的影响。

市场中被影响的是什么?——人的情绪

人的情绪,被何物而左右?——自身的想法

人的想法,被何物而控制?——生理本能

因此,是什么推动行情波幅的大小?是人的生理本能。人大脑就此事件影响市场的期待值罢了。

“买消息卖事实”

事件未发生之前,评论机构、各大财经网站纷纷预测结果,蛊惑煽动人心,此事件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有关注必会讨论,有讨论必会增加该事件阅读量和相关视频播放量。诱导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市场,或入多,或加多。多空博弈,投资者担忧情绪被煽动的越来越紧张,多方势头强劲占据市场主动权。

数据或者事件公布之后,大家纷纷表示,也不过如此嘛。此事件,哪有说得如此严重,专家也不过如此,不过是在媒体吃苦拉朽的鼓动舆论的玩法。大家纷纷抛售,品种高位抛压,价格倾泻下跌。

数据行情,是市场参与者人心浮动助推行情最好的体现。

2、趋势在前,事件在后

《道氏理论》股市价格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主导场价格起伏转变趋势的是规律,并非事件或者某人;人之行为和事件的影响是助推趋势加剧。

在数据公布之前,该品种的走势规律已经把方向告诉了市场参与者。能否解读和执行,这就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以非农数据为例,做一下简单的分析,帮助大家扩展做数据行情单思路。

每个月最为关注的就是美国的非农数据。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每个月当中最合适抢钱的时机。

对非农数据的走势,有比较重要的预判方式,是最临近数据公布之的一根四小时图蜡烛线。根据蜡烛组合和60日均线的位置,预判今晚行情的方向是偏多还是偏空。

交易方法中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是突破和高抛低吸,很多做单的原理都是基于这两种做单方法的,因此非农数据的也可以以高抛低吸或者突破的方式去思考。再理论模式基础之上,做以适当改良和调整即可。

这个横盘区间,以当天最高价和最低价为区域来设定。

在行情之前2-3小时就可以提前挂单准备,设置好止盈止损等待市场给结果即可。

我个人,并不建议在数据公布之后行情波动剧烈时段入场,很容易因为点差造成入场位置不合理,而蒙受不亏损。

“买消息卖事实”,要相信国际市场中任何事件都会提前以价格运行形态而告诉你答案,解读盘面的讯息尤为重要。价格在前,事件在后。任何策略都是提前部署方能百战不殆。

酒醉人心脆

发表于 2025-8-18 23: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价格是买卖力量博弈的结果

市场难以预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市场是群体参与的博弈游戏;

2、影响市场表现的,远远不止基本面的事实,还有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和想象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预期。

正是因为这两点,市场无法通过计算进行预测。

预期比事实更重要

事实,即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也就是市场的基本面

基本面是影响行情的根本原因,但基本面的事实并没有直接作用在行情上。而是人们通过对事实的判断,做出买或者卖的行为,行情才会发生变化。所以, 行情的变化背后体现的其实是预期的变化,预期的改变才是行情变动的直接原因。

因为有想象力因素的存在,人们预期的波动往往要比基本面的变化大得多。尤其是当所有人的预期都十分一致的时候,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或下跌,即便价格已经到了非常极端的情况。这个现象在币圈尤为显著。

当这种偏离达到一定幅度,市场就会产生分歧,价格随之就会发生调整。长线牛股跌宕起伏的走势,体现的就是人心的变动和相互的博弈,市场的这种博弈属性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预期比事实更重要。

买预期,卖事实

有一句话叫: 利空出尽是利好,利好兑现是利空。 说的就是:市场预期已经变到最好或者变到最坏,转折就会出现,因为预期已经到了一个极端,价格已经偏离真实价值很远,一旦基本面有转折的苗头,预期就会发生剧烈转折,引发一波剧烈的市场行情。

所以,最好的交易机会出现在价格已经出现明显高估或低估,而市场情绪发生转折的那个当口。 如果你判断出这样的时机已经来到,并且在转折发生之前迅速识别,果断出手,就会获得极大的成功。

云的回忆

发表于 2025-8-18 23: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举列子的方式来解释一下买消息卖事实吧。

A是一个差生,考试经常20--30分。有一次考试得了55分。虽然还是没有及格,但很高兴。好理解不?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差生,所以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别人,对他的要求或者期望都很低。55分没有及格,但超出了别人的预期。

这就是为啥数据利空,行情反而涨了。

B的成绩非常好,常年考试没低于过90分。有一次考试的了83分。看上去其实还不错,但别人对他期望高,所以觉得他没考好。

这是为啥数据好,行情反而跌了。

能理解了不?

上面两个例子中,数据本身差的依旧差,好的依旧好;但有一个因素始终贯穿,那就是预期。因此判断某个数据或者事件会不会出现买消息卖事实的行为,你看市场预期就好。

这里所说的市场预期,是指预期程度,而并非是对数据猜测般的预期。市场习惯性在重要数据或事件公布之前,猜测一波好坏。当好或者坏占据绝大优势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市场情绪(预期)浓厚。但这个时候还不足以支撑买消息卖事实的行为出现,顶多有是有这个基础罢了。因为这个时候的预期,还只是广度,还没有深度。也就是说这只是面,没未到点。这个时候市场的目标,仅仅只是数据本身。

可能有些不好理解。还是上面的例子。广度,可以理解为分水岭。60分,90分,都是分水岭。单纯就分数而言,一个是差,一个是好。就是这个意思。

而当市场的预期由广度达到深度,由面及点的时候。也就是买消息卖事实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市场的预期目标可就不是数据本身了,而是转嫁到这个数据背后的国家/机构等等上面。从整体环境考虑了。

60分虽差,但对你一个万年考30分的人来说,那就是考得好。90分虽高,但对于你一个常年考95+的人来说,那就是考砸了。

恩,就像网上的笑话,学霸说他考砸了。。。结果分数下来。。。90。

这种情况用一句话就可以形容:物极必反。

至于最佳的处理方式。这里非常非常非常明确的告诉你:观望。因为买消息卖事实的行为出现,往往伴随着单边或者大行情。或许你能抓住一次两次,但只要失误一次,不死也得重伤。何必呢,追求复利而并非暴利就好。投资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别跟我扯高风险高收益,不接受反驳。

交易小全书

发表于 2025-8-18 23: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说的这种情况,在交易市场可谓是“常规操作”。我们要理解一个本质:交易从来都是对预期的一种兑现。我们经常说,炒股炒股就是炒未来,炒预期。其实任何市场都一样,都是对未来预期的一种炒作。

那么在重大数据出炉之前,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数据可能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因此都会对其投入自己的理解,也就是数据之前进行交易。看好的就先买涨,看衰的就先买跌。那么最终在数据公布之前,行情会朝着多数人的方向前进,这个很好理解。

那么数据出来之后,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行情加速。此时行情可能会加速朝之前的方向前进,因为相反的投资者意识到自己做错而平仓助推了行情;之前未进场的投资者则可能因为数据大好而追进。2、行情反转。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数据并不如之前的预期,此前买进的投资者纷纷走人导致行情反转;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赌数据的投资者见好就收,炒了一波短线。或者,发现错误而及时出逃。

这里第二种情况就是题主所说的问题,因为数据兑现了投资者此前的预期,因此投资者落袋为安而平仓,所以导致了行情的反转。不管是不是符合预期,只要投资者选择离场,都会导致行情反转。

抛开数据本身,行情的波动都只是因为资金的波动而变化。那么我们只要根据行情当前的情况而变动就好,无需关注太多其他的东西。如果你有交易系统就更好了,在你的系统框架内,行情无论因为什么而怎么变动,那都只是普通的波动而已。到了哪里该入场,到了哪里该止损,都会明明白白。

因此,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只需要坚守好自己的交易系统,管理好我们的风险,其他的还是交给市场就好。

汇海游侠

发表于 2025-8-18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句话叫: 利空出尽是利好,利好兑现是利空。 说的就是:市场预期已经变到最好或者变到最坏,转折就会出现。

因为预期已经到了一个极端,价格已经偏离真实价值很远,一旦基本面有转折的苗头,预期就会发生剧烈转折,引发一波剧烈的市场行情。

20241106202115_q1pewmcmmu01485.png

20241106202115_q1pewmcmmu01485.png


低买高卖的投资道理就如同大道至简,从纷繁复杂的投资世界里总结出来人人觉得很对的道理,但无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的好。要贴近投资真实的话,“买预期,卖事实”,是我深切体会过的真言,谈得上过去投资的六字心经。

“买预期”要和低买(较低的点买入)结合。

预期可以理解为自己看中的投资品种潜在价值大于现在的价格,等待市场情绪低迷的时候开始买,好比狩猎人长期蹲守一个地方等待心中的猎物出现,一旦出现在可捕猎的范围内果断出击。说到等待时机买入,很多人是没做好功课急冲冲进入投资(镜像)世界,功课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投资品有所了解,也包括对投资市场情绪的把控,别人高谈阔论,你要低调奢华,别人贪婪你恐惧。简而言之,买预期和低买,绝对要和自己不从众和耐心程度有关联。

“卖事实”要和高卖(较高的点卖出)结合。

预期包括自己对投资品的期望和市场对投资品的期望。要等到“卖事实”的时机,这就是少数人能做得到。因为每个人心目中的“事实”感知不一样,看待市场的事实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从时间尺度看,预期分短期(按天)、中期(按月或按季度)和长期(按年)的预期,短期的叫作投机炒作,中期的叫投资中的投机,长期的叫价值投资,额外提示,分短、中、长期是个人想法,没有特别客观分法。

20241106202116_lmmjkegxskk1486.jpg

20241106202116_lmmjkegxskk1486.jpg


提到了价值投资,把长期的预期理解理解为价值投资,而选择价值投资就意味着你要常常站在大众的对立面,你要坚信你是对的,同时在发现自己是错的时候快速认错,你要对投资非常痴迷,同时还要非常有耐心。任何一个真正拿价值投资作为投资理念的人,首先要学的不是怎么赚钱,而是学会怎么躲坑。赚买预期卖事实这一部分钱足以,偏偏是贪婪和欲望,让自己不由自主进坑;当然也可以正确疏导贪婪,投机设置止盈止损点,可这操作非常难,没有定力和决心,很容易受贪婪恐惧情绪感染从而影响决策。

“ 买预期卖事实”是需要智慧和分析能力的,对投资市场的情形和走向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是要不断训练和感知。在投资世界里也是一样,训练价值感知和对市场的微观体感,决定了是否投资收获颇丰。

20241106202116_md1nlx3iq321487.jpg

20241106202116_md1nlx3iq321487.jpg


若说“买预期卖事实”的时机点有三

第一是主网上线前,第二是项目繁荣时,第三是应用落地后。

EOS主网上线前的超级节点之火热,带领市场出现一波小牛,可惜当时眼光只放在了眼前的EOS众筹搬砖上面,忽略掉了这个预期点。接下来等到EOS公链上项目繁荣,对比ETH公链也正是由于上千个项目在运行,经受住市场考验,才使得ETH价格从最初的5元一路磕磕碰碰飚到现在的价格。所以,在目前萎靡慢熊的市场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坚信EOS公链上会呈现许多商业项目,保持耐心给EOS优化发展时间;另一方面,项目繁荣这预期点真来临了,不要再因贪婪去幻想再涨一点了。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买预期可以向别人学,而卖事实就需要自己去感知。

糖果罐子

发表于 2025-8-18 23: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汇市场中,关注基本面的投资者都知道,在行情当中,“买消息、卖事实”是经常出现的一种行情,它指的是汇价的最终走势与公布的基本面消息背道而驰。“买预期卖事实”已经是投资者或交易者公认的金融市场铁律,此铁律在金融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无论是外汇市场、原油市场还是贵金属市场,股票市场也不不例外。

空说无凭,今天就给大家举几个的实例来验证这一铁律,下面的例子都是之前发生的事,都有数据可以查询的,时刻关注金融市场动态的读者也肯定对我给出的例子有所了解:

第一, 法国总统大选和欧元。

在法国总统大选的过程中,总统候选人经历了两次投票选举,第一次首选结果在2017年4月24日公布,马克龙和勒庞两人进入二轮大选;第二论投票结果在5月8日公布,最终马克龙胜选总统宝座。当时马克龙在脱欧的问题上是主张加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联系,理论上是这一市场预期利好欧元,推动欧元走强。而事实上在尘埃落定之前欧元对美元和英镑都是持续上行的。当马克龙当选为发过总统成为事实之后,欧元并未延续涨势,而是短暂上冲后大幅下挫,连跌三日,因为部分欧元多头获利了结。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之前对马克龙胜选的预期已经被市场充分消化,利好出尽,多头获利出场,致使欧元受挫走跌。

20241106202116_24sxj2oaaym1488.png

20241106202116_24sxj2oaaym1488.png


第二, OPEC延长减产协议和油价。

在2017年5月25日(当地时间),在OPEC大会上,产油国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延长减产协议九个月,减产规模维持在大约180万桶/日不变。

在5月25日OPEC大会召开之前,俄罗斯和沙特均明确表态支持减产协议的延长,市场对减产协议的延长抱有乐观态度,开始消化利好油价的预期,油价受提振持续走升。然而,当减产协议延长的消息正式发布后,油价未继续上行,而是大幅下挫超4%,这正是“买预期卖事实”行情的经典再现。

20241106202116_zwnlzdse0vr1489.png

20241106202116_zwnlzdse0vr1489.png


以上的两个实例都是“买预期卖事实”行情的真实写照,以前的“买预期卖事实”行情更是数不胜数,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行情走势的读者一定对这句话有过深刻的认知和体会。

为什么会出现“买消息、卖事实”的现象呢?

因为在外汇交易当中,市场往往是根据预期操作,一旦预期成真,交易员会选择获利了结,导致回补平仓的现象。所以通过基本面参与外汇交易的投资者不应当盲目的依靠基本面,而是综合分析是否会出现“买消息、卖事实”的行情。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