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评论

0收藏

散户模仿大机构的做单手法,能赚钱吗?

 

评论|共 20 个

来日可期

发表于 2025-8-18 23: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其实是一个很没有自知之明的问题。散户与机构之间,各方面条件都不对等,玩法也不一样。你模仿不来,就算强行模仿,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爆仓。

首先,信息优势。作为机构,对市场情绪掌控比一般人好。也容易接触到更多的企业高管。

其次,垄断优势。这样说可能有些过了,但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能明白就好。几家大机构联合起来对市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散户是做不到的。你不在这个圈子里的话,知道也没有用。

再次,模型优势。一些复杂的模型凭个人单打独斗是研发不出来的。而机构可以由交易员,数量分析师和程序员协同作战。

最后,风险管理优势。个人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能力往往较差。机构相对来说控制的比较好。而且机构业务多,即使某一块业务出事往往也能撑住。比如 JP Morgan 伦敦鲸事件,光大乌龙指事件,机构都撑下来了。私募和个人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大事就往往要清盘。极端的甚至会跳楼。

这些东西,散户要啥没啥,配套措施一个没有,你凭啥去模仿别人的做单手。   

提拉米苏

发表于 2025-8-18 23: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短期玩手法,中长做话事人。散户任何一种都只能搭顺风车。

短线手法靠钱,中长策略靠合作。散户一穷二白三不会四不知五幻想六越挫越勇。

20241106173311_ctotbvr5m1u546.jpg

20241106173311_ctotbvr5m1u546.jpg


人类的各种感官并不是对任何刺激发生反应的,刺激强度太弱或太强都不会引起感觉,感官只有一定强度作用下,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心理学把感觉的强度对刺激强度的依赖关系叫做感觉阙限,只有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感觉,产生想像,思维决策!

经常听人说,当大盘稳的时间再进,需要一个确定性,安全时再进,大众就是要一个确性答案,在信息不完确认情况,大众是怀疑的,是不敢进入的,此时做庄者,要充分利用信息和大众的怀疑震荡上行!

当看多一片,媒体信息一片上涨声音时,反复震荡拉升出货,以横盘或者微升结构震荡出货!做为私募要在高点分批出货,利用大众看多和媒体一片利好,大从心理放松时,指数稳定时,快速出货!

大众无知,利用大众看多与无知,快速下跌,套牢大众 当看多一片,当反复震荡出完货时,当指数横着变化不大时,要突破跳空向下,股价快速下跌,快速套牢大众,当下跌下部支撑位,让部分技术位抄底,但没有达到心理阙值,然后再向下打压,恐惧性抛盘而出,第二天再破掉第二抄盘者制造恐惧绝望!洗掉技术派,套进恐怕踏空者!

20241106173311_p3jso0wl0is547.jpg

20241106173311_p3jso0wl0is547.jpg


洗掉技术派,二次抄底者,然后快速拉升,让踏空者追入,让套牢希望中等解套,然后反弹出货,第二三个交易日,快速下跌,然后破位,再破位制造心理阙值,制造恐惧! 做为私募操盘者,要明白做庄流程,更要明白大众心理目的,还要明白博弈的手段及价格,充分利用做空诱多,建仓,杀涨,让时间和意志、耐心创造价值!

机构做庄的流程思想原理目的,更要明白大众的心理规律,行为特点和心理,要明白时间价值,忍耐的价值,意志的价值,模型的价值,胆大心细相反思维的价值,才能在市场中赚大众的钱!

更多的博弈是与大众心理的博弈,与大众相反思维,就可以做到轻松赚钱,要知道做庄手段目的,就可以赚大钱,更要明白真正赚钱是时间,意志,忍耐,思维模型,才是根本!才能从大众中获得财富!

孤寂

发表于 2025-8-18 23: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并不觉得能够钻到钱。甭管你模仿什么手法。因为体量完全不一样。再者,一个在一级市场,一个在二级市场。在体量不同,市场不同的情况下,你用对方的做单手法,肯定赚不到钱。
一级市场的信息来源是非常窄的,找项目成为这个行业内的人经常要做的事情,而项目往往需要面对面的接触而来。

相对而言,二级市场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面度一台电脑,就可以获得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来源,公告、财报、研究报告,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闻、免费的或者收付费的信息。

所以,获取信息来说,在一级市场会受到很多的限制,基本上需要你有个小圈子,需要登门拜访,而你个人或者公司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而二级市场人就会更加自由,可以出去调研,也可以在网上搜罗信息,也可以找到好的标的。理论上,闭门造车也是可以的,所以说,即使是比较内向的人,在二级市场上也是可以生存的。

二级市场的门槛,当然很低,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来操作,花个几千块钱就可以来,90%以上的投资者投资的数目不到10万元。

而一级市场的门槛相对就很高,几百万可能仅仅只是起步资格。

总的来说,二级市场更自由,真的是“海纳百川”,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来,可以多种方式操作,相比之下,一级市场是小江小河。但太简单的东西赚钱总是不容易,好赚钱的东西门槛往往高,这个道理,在一二级市场还是存在的。

接下来说一说,我理解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价值,很多时候。有一句话说,“很多时候,我们赚的不过是信息差的钱”。这句话其实挺有道理的。

一个东西,你可以提前知道,那么你就可以赚取收益。

而一级市场往往是领先于二级市场的,很多的新技术新前沿,往往是一级市场的人先研究了起来,后来二级市场的人跟上了。特别是早期的风险投资,看项目真的很早,目光也是非常前瞻的。

等到信息传到二级市场的时候,一级市场有可能已经如火如荼,甚至是想退出的时候。

这一点很重要。能在一级市场玩耍的人,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所以你说的那些大机构同样有,因此他们的操作方向或者手法,不排除基础此点展开,你贸然去模仿,可能只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梨花飞雪影无眠

发表于 2025-8-18 23: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其实很不好回答。但还是得吐槽一下,体量不一样,玩法不一样。

至于你说的机构订单区域战法,说实话,很复杂。机构订单区域由多种不同的形态形成,这里的形态,并不是我们熟知的K线组合形态。而是另外一种。

比如:跌--平--涨;涨--平--涨;跌--平--跌;涨--平--跌。这是目前最常用的4种。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吞没形态、孕线形态等等之类都可以用来画机构订单区域。

20241106173311_inzxvweo312548.png

20241106173311_inzxvweo312548.png



20241106173312_41n4ib5wsno549.png

20241106173312_41n4ib5wsno549.png



20241106173312_wlx5pqq3wmb550.png

20241106173312_wlx5pqq3wmb550.png



20241106173313_asw3gwloako551.png

20241106173313_asw3gwloako551.png


以上就是这4种常用形态的样子。说实话,看着貌似很好判断。但实际操作过程之中,很难。

这个东西和和价格行为交易法以及威科夫理论高度的重合,比较了它的杰克线,和支撑压力线加K线没什么大的区别。

20241106173313_fykfpmxdyfc552.png

20241106173313_fykfpmxdyfc552.png


与机构订单原理截然相反的是谐波理论的来源清晰。“谐波形态是J.M.Hurst在1973年发布了“和谐原则”(Principle of Harmonicity),首次提出了和谐交易这个概念。在1999年Scott M Camey出版了“和谐交易者”(The Harmonic Trader)一书。

如果你把这个当作一种交易方法和理念,学习或许有所收获。如果花很大的代价,那你就要多问问过来人了,尤其是要知道是否有人用此方法得到长期的正收益。

怒海惊涛

发表于 2025-8-18 23: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一般都是盈利的,这你怎么得出的,实际上还是看市场整体形势。如果大盘熊市,机构也逃不掉整体亏损的悲剧。就拿美股来说吧,在这个成熟市场里面,多数机构的业绩很难跑赢指数,更不要说其他市场了。

20241106173314_bxpnjxlmbsz553.jpg

20241106173314_bxpnjxlmbsz553.jpg


所以,机构资金不等于就是盈利的,还是看市场大环境。如果是短线的话,那个盈亏就跟随机事件差别不大了。

也就是说,在机构资金的获利概率超过普通投资者的背景下,你要模仿跟随,那也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个大前提是,你还得准确识别出机构资金。

那要怎么识别它们呢,机构也不是给市场送温暖的,它们的买卖动向直接决定交易成败,它们是没有理由无偿放出自己的底牌的。所以,你几乎不可能实锤某个订单的机构归属,这样的话,你的模仿就会失真很多。

所以,想着靠模仿机构订单来交易,进而赚钱,基本就是无稽之谈。

像你提问中所说的机构订单区域战法,这种东西对买卖的指导意义也不大。

那么什么是订单流呢?英语原词叫Orden Flow,指的是机构或者个人交易者,在市场中所做的限价挂单。这些单子因为还没有被成交,所以会挂在那边等待成交,而且随时会根据市场的价格情况发生数量上的增减。因为个人交易者金额较小,不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所以投资者重点观察的就是机构的订单流。

在A股,我们可以看到10档左右的买卖盘。在国外不同的国家能看到信息不一样,有的国家可以看到全天所有的挂单,这个叫DOM(Depth of the market)市场深度挂单。

20241106173314_pyp5ov5wion554.jpg

20241106173314_pyp5ov5wion554.jpg


对于投资者来说,无论基本面和技术面,我们都面临一个问题,哪个点位买?哪个点位卖?而支撑与压力的大小,则可以定义到底价格的回调幅度。

那么,如果仅仅从基本面和技术面来分析和判断,就好比打仗时,你大概能提前判断哪些位置会有敌人伏击,但到底每个位置有多少敌军或者友军在这埋伏,你是不知道,只有盘口订单流信息,才能完全看清队伍的真相。

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VolumeProfile(分价图)这个信息,就是我们A股里面的筹码分布,它是按单位价格累计的成交易,那么分价图可以分析出已经发生过的交易密集区域,再通过挂单来判断未来的可能性的交易密集区域,这两者一结合,就会出现未来与过去双重确定股票或者期货将要转折的重要点位。

这与市场上现在用指标、波浪、江恩数学图表、基本面推导公式等完全不一样的,它们从资金的角度,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最符合逻辑的信息。

从上面这些信息就可以看出,识别机构大订单,根据订单的大小,位置,增减来判断一个交易品种可能会遇到的真实支撑与阻力,就是机构订单流交易的核心。

但这些距离盈利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靠它们赚钱那也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

眼眸深似海

发表于 2025-8-18 23: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在哪里发现散户跟大机构对着干的?谁是机构谁是散户,你分得清吗?

简单跟着订单的足迹的来识别机构和散户意义不大,除了一些资金巨大的单子,你可以确定人家是机构。要是他们把单子分拆,你就傻傻分不清楚了。

对于外汇黄金这些现货来说,很多时候你的交易对手就是平台自己,这样你想识别所谓的机构资金运行更是不可能。如果是交易所的直连订单,纯粹的竞价交易,那么识别机构资金还是有可能的。比如在A股,你就可以从委托订单里看到大资金。

你那些跟着机构就有肉吃的想法多数时候也是意淫,场景不同,最后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家常便饭。

20241106173314_bpzuupizlgw555.jpg

20241106173314_bpzuupizlgw555.jpg


老鼠仓亏损你总听说过吧。

4年老鼠仓亏近400万

2007年9月,35岁的博士研究生杜某江进入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从事证券分析师工作,随后于2010年1月调入招商证券资管总部理财投资部,主要负责定向资管业务投资管理。

在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担任投资经理的这段时间里,未能经受住金钱诱惑的杜某江,动起了歪脑筋。

“我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具体做法就是‘跟投’。”杜某江表示,他负责管理的公司投资客户需要买进哪些股票,自己私下操作的8个股票账户中也跟着买进那些股票;卖出股票时也跟着卖出。

据调查,杜某江利用未公开信息,总共私下操作了马某、杰某、陈某、范某1、刘某、李某、祖某、冯某1等8个证券账户,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经深圳证监局调查认定,招商证券“鲍某”等26个定向资管业务的标的股票、交易时点和数量,属于刑法规定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非公开信息。杜某江作为招商证券的定向投资经理,利用其职务完全知悉上述非公开信息,且在投资权限内有完全的控制权。

经调查,杜某江直接操作8个账户同步于或稍晚于其管理的“鲍某”等26个定向资管业务账户交易相关股票,趋同交易股票116只,趋同交易股票金额累计约49255.4万元,趋同交易股票累计亏损约394.51万元。

20241106173315_lcndmj01cf0556.jpg

20241106173315_lcndmj01cf0556.jpg


这种可不只是跟着机构资金来了,是完全同步操作了,最后不还是亏损收场。所以,模仿机构做单就能赚钱,那是一厢情愿。很简单,机构也不能保证百分百获利呀,猪队友哪里都有,你想跟着吃肉,实际上却是连汤都没得喝。

鸿知

发表于 2025-8-18 23: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机构首先是要有庞大的资金,资金是为掌握该股票的主动权。就是控盘,俗称筹码,筹码越多,话语权就会变成决定权。

20241106173315_2lvbfailoxg557.jpg

20241106173315_2lvbfailoxg557.jpg


1、洗盘得筹码控票

  • 洗盘吸筹。在主力吸筹阶段,一些精明的投资者可能对主力的动向有所察觉而及时跟进,这是主力所不能容忍的,庄家只能让这些跟风短线客有小利可图,不允许他们在主力的费力拉升中坐享其成.因此必须通过洗盘,把短线客的筹码洗出来。
  • 等待进攻信号。
  • 夯实进攻根基。所谓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持续的横盘是在夯实进攻根基,以便在启动进攻之时,能实现既定的幅度。

    2、六种常见洗盘法

    (1) 打压洗盘。先行拉高之后实施反手打压,但一般在低位停留的时间(或天数)不会太长。

    (2) 边拉边洗。在拉高过程中伴随着回档,我们称之为进三退一,将不坚定者震出。

    (3) 大幅回落。一般发生在大势调整时,机构会顺势而为,借机低吸廉价筹码。投机股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或盘中机构已获利颇丰。

    (4) 横盘筑平台。在拉升过程中突然停止做多,使缺乏耐心者出局,一般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5) 上下震荡。此手法较为常见,即维系一个波动区间,并让投资者摸不清庄家的炒作节奏。

    (6) 消磨战法。这是洗盘最狠的一招,通常用上3-6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来洗盘,让明知该股不错的投资者也只能望而却步,失去等待的耐心。

    散户做机构的手法,资金匮乏会淘汰大部分散户。

    至于专业研究、资金管理、实盘技能那更是空白。

    所以,散户做机构的操盘手法,能盈利的概率很低。

    不过也不是没有速成的办法,就像现在很多音乐乐器培训学校,对于成年人的培训,采用的是反反复复练一首曲子,达到熟能生巧。所有专业有关的部分全部忽略,只做机械性执行。反复练,直到能够完整流畅地弹出这一首钢琴曲。

    同理,如果你知道一个很好用的交易策略,反复只复盘和模拟这一种策略一个品种,直到能达到稳定月收益为止。之后,你可以与机构合作,为你提供资金支持。

  • 青春不朽

    发表于 2025-8-18 23: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平时会参考权威机构的报告和他们的交易思路,甚至模仿他们的交易手法。机构的交易员们在我们心目中就是大神级的专业人士,但放心地跟随着机构动向真的没错吗?事实上,实际操作中由于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基础存在很大差异,若再交易策略上全部照搬,反倒使盈利更加艰难。

    为什么说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适用不同的交易策略呢?首先,从信息角度来说,个人投资者已经输给了机构投资者,只有公开信息资料,而机构通过调研等手段可以获得更多的隐含信息。拿中国股市来说,如果你能拿到第一手的信息,肯定是比那些散户能更快的做出行动,避免大跌也是有可能的。

    其次,机构相比个人投资者资金量庞大,一旦操作失误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机构往往偏向于低风险和盈利稳定的交易策略,虽然低风险意味着低收益,但机构庞大的资金量仍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额,即使1单只赚1美金,100万单也有100万美金了。从这一点来讲,个人投资者无庞大资金量来弥补低风险带来的遗憾,机构的操作策略几无借鉴意义。

    汇市交易中,在所有的交易者里,个人投资者被允许动用的杠杆是最高的。而一旦资金量上去了,平台会强制将杠杆降下来,原因是资金量越大,一旦重仓交易,高杠杆将会使个人和平台承受的风险总量越大,而这并不为机构所取,机构选取的杠杆往往较小,几十倍的杠杆更为常见,为的就是控制风险。若个人投资者也选取低杠杆,盈利效率将受到很大的压制。

    另外,很多机构会选择高频交易,仅赚取极小的价差,但通过大额的交易量来增加总盈利额。高额交易以毫秒(即0.001秒)为单位成交,可以想象其成交量之巨大,当然这一过程需要依靠计算机,人工绝对无法操作。这中间有资金的支持,也有计算机的支持,个人投资者两方面皆欠缺,即使只是以1分钟图为周期来操作超短线,个人也很难长时间承受,甚至因为心理因素而导致亏损。而即使拿到了机构使用的高频交易应用程序,个人的资金量也会使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高频交易可以说并不适用于个人投资者。

    虽然个人投资者受限于资金量,但在日常盘面波动中的交易机会往往也会更多。如果你是个价值投资者,你可以选择长时间不交易或者忍受大幅度的本金回撤而不用考虑你客户的感受。而且理论上小资金(500万以下)更容易获得超越30%/年的超额回报。另外,你也不用考虑配置问题,可以任意看多看空单一标的物而不必太过考虑流动性风险。

    秋日黄花

    发表于 2025-8-18 23: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提到的机构订单区域战法,我是不懂。但XX里好多回答也说了一些门道,我看了一下,还是不懂。

    不知道是他们也不懂,就随便哪里找来的,还是我自己才疏学浅智商低。所谓的什么涨 平 跌什么形态,至少在他们的例子里看来,无非就是在找支撑位阻力位而已。而这些个支撑阻力位也很敷衍,都是前低点或前高点。

    试问,这些东西是个人都看得到,机构的订单会像个傻子一样就在这里布局吗?

    所以这个东西完全就是个胡扯的东西,机构的动向哪是你能随便发现的?不是说不能发现,像股票这种小范围的资产,经过长时间仔细地跟踪确实可以看到机构的一举一动。如果把股票比作湖泊,那么汇市这种全球性市场就是大海了。你怎么看得到,有怎么去跟踪?

    这点就不说了,反正我是不会玩。那其他的做单手法呢,是可以学习的吗?当然有。

    比如,机构都会有自己明确的入场信号、出场信号、风险控制以及仓位管理。这些每个人都在说,但是很少有人做到。但为什么机构也要做这些?就是因为它们太重要。

    所以,与其去千方百计去寻找机构的订单,不如把这些做好。就算你跟机构的订单是同一水平,最后都可能机构赚钱而你亏钱。因为你有可能没把仓位和风险控制好导致爆仓,而机构仍稳稳地在这个市场上。

    不要舍本求末,这个市场最重要的就是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做好这些比什么都靠谱。

    一剑平生恨

    发表于 2025-8-18 23: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构做一只股票持仓一年甚至几年,散户做一只股票只做几周甚至几天。持仓一个品种几个月时间,散户通常以日内或者周内短线为主。机构不会做短线,或者说,不会轻易的做短。但是这一点就很难模仿,因为其实长线单会更加难做更考验人,除了这种操作方式,市场上机构数量很多谁也控不了盘,这里不说股票,机构还有一点,就是资金量打,但是不足以动摇市场前面也说了,只是相对散户可用资金会多很多,但是在分析或者判断方面大家其实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

    散户有散户的生存之道,根本没必要模仿机构。只要树立好正确的理念,打磨自己的方法,不断坚持执行,修炼自己的人性,完全可以在市场上活得很好。方法很容易复制,但是心态和经验是很难复制的,需要长期磨炼。通过资金和仓位的管理来升级系统,从而规避不可控事件。我们做趋势,一定是后知后觉,我们不可能在最高点和最低点进场和离场,我们做到中间的行情就可以了,这部分利润足够我们在震荡行情中大止损很多次,一波行情就可以覆盖很多笔亏损,通过这样的盈亏比,就可以获利。

    对于小资金,重要的是用最擅长的方法和最熟悉的指标去做,难点在于短线的执行。行情的预测与我的交易逻辑没有任何关系,虽然我时常对行情进行预测,但预测和做交易是两码事。不要把市场当成赌场,它是做个人资产配置的市场。不要用短期暴利的思维去理解期货,应该考虑的更加长远。

    很多人做交易就是为了赌一把,因为这个市场造就了很多暴利的神话,大部分人都想通过高杠杆的市场机制赚到一笔钱。但是如果你不能将自己赚到的钱守住,那还不如不做。什么叫稳定?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类似于买理财产品。只要有正确、合理的交易手法或者系统性的操作,是可以做到稳健获利的。比如说有人想赚点养老钱,或者赚点用于小孩教育的钱,这是可以实现的。在风险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利润的慢慢增长。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