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好多人开始流行用缠论做交易了,缠论是否被过于神话了?
怎奈梦已空
|
212 人阅读
|
20 人评论
|
2025-08-18
最近在了解缠论这门技术,看到网上好多人都在一股脑的吹捧。不过学起来感觉还是比较费劲的,有点难懂,准备放弃了。
|
|
|
|
|
缠论之所以被很多投资者接受并且运用到实战之中,那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缠论对交易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为什么又被很多人所诟病呢?个人的理解是因为无知所以无谓,这里是指无所谓。在这里简单说一下,我个人对于缠论的了解。
20241106175612_n3ahduuz5qo854.png
1、缠论的精髓是“走势终完美”
缠论较传统的技术分析,更多的看重走势,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从笔、线段、中枢、走势类型、趋势的5级结构体系,一个体系出现最终都会完成。最简单来讲,一笔由不重叠的5根K线组成,日线回调的一笔最少需要5个交易日,2天根本就不能完成。
2、缠论可宏观、可微观动态观察股票
缠论的级别绝对是新的创举,从1分级别、5分级别、30分、日线、周线、年线级别,级别越小,你就可以越早洞察股票的走势。传统的均线、波浪理论很难精确到1分钟级别。
3、千人千缠,这个是目前大多数人认可的
缠论虽是新的股票分析理论,但学习的人的理解方式不一样。故此有千人千缠的说法。就同级别分解来说,一个完整的走势类型未完成之前,上涨加盘整出现以后,盘整后继续扩展还是直接上升,这个就存在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很难做到同级别分解的唯一性,因此变有了当下不测而测的说法。
4、辩证学习应用缠论
缠论的优点就是能从走势结构的角度宏观动态的把握未来走势,缺点是在量化角度展开的不多。缠论的好多分析方法比如完全分类、区间套、趋势反转、背驰都有独到之处,但任何一套理论都有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扬长避短就可以了。
因为缠论会告诉我们走势的方向,走势的分类,走势的买点,当你深入研究的时候,你会发现只要有k线的交易行情中,你都能看清楚走势在干什么,然后知道自己将要怎么去操作。
20241106175613_yogah5hlade855.png
所以说,评论一个理论,要从宏观的结构上去做分析,不能捡到了芝麻丢掉了西瓜,同时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理解。
|
|
|
|
|
缠论可能是最近几年因为有人开班授课,在网上进行大肆宣传,结果是市场中很多的交易者都对这个理论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缠论的评论褒贬不一。
20241106175613_fxk4tlabcqy856.png
我个人感觉无论是理论上还算实际操作层面都没有太多的新意和帮助,倒是很多的定义,概念术语让人费心理解,但到最后到了执行层面没有任何意义。可看到别人都很专注这个理论,以下是我对这个理论的理解:
第一部分,作者对分型,笔和段进行了定义,但后来的操作层面就没了踪影,唯一的结果就是出来了走势中枢的概念而已。如下是我的看法。
1,分型是由美国的比尔.威廉姆斯博士发明的,是用来定义顶底。作者也是引用而已。笔的概念是顶底之间的趋势,而段则是若干总体上涨或下跌的笔组成的"大笔"。其实如果懂得波浪理论,这无非就是波浪理论最基本的部分。笔就是浪,段就是上升或者下跌阶段若干浪的组合。波浪理论如此划分是为了给出波浪之间的幅度和时间关系.而缠论中的定义则没有任何意义。
2,所谓"走势终完美"也不过是说趋势要么结束,要么延续。是车轱辘的废话而已。
20241106175614_rsjm54u5iw3857.jpg
第二部分就是几类买卖点,均线,背离的分析;
1.所谓的三个买卖点也是没有操作的意义:第一买点是建立在背离基础上的,只有背离才会有第一买卖点。做股票的都知道,反转有V型和调整后的反转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里,背离都不是都会发生的,当然作者会说,到次级别周期去寻找,那也不是必须发生的。其次有些反转不只发生一次背离,有可能不同周期的指标里都有背离,而这也给所谓的第一买卖点的确立带来困难。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用直线趋势线就很容易判断趋势的延续和暂停.而所谓的第二,第三买卖点则没有任何意义,是任何趋势线方法都能掌握的。
2.作者对均线的使用无非是冠以哗众取宠的名字而已,诸如"唇吻","男上位","女上位"等等,除了诏示品位不高以外,毫无意义。
3.至于所谓背离的各种定义则是满大街都有的观点而已,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第一买卖点能找到更多的机会。
所以,这样的东西感觉很新,实际毫无用途。真有时间还是看看经典的国外的著作诸如<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等,看着好像不能直接指导操作,不太给力,但对于建立正确的操作理念则是意义重大。
特别申明,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对于缠论粗浅的理解,对事儿不对人。
|
|
|
|
|
谢邀
首先每个方法都有它的独特性,这个是不可否认的!对于市场上现有的方法,我们要报以敬畏之心。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而且探讨这些方法里的本质也是提高交易水平的机会。
缠论的创始人博客博主:缠中说禅,他的文章被后来的股民总结了108课。
笔者拜读一些也从中悟一些!可以说影响我这一生交易的人只有两位,并不是那些著名的投资家(巴菲特,索罗斯这些人)只可惜二者都已不在世上,愿天堂有交易所。
1:缠中说禅 2:周金涛
两位大师我都没有完全的把他们的作品读完,但是我看的每一篇他们的文章都十分细致的品读。
首先
我们要理解市场上为什么会存在多种技术分析方法?
缠论里把股票走势比作人的一生,其实交易何曾不是呢?交易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涉及到人性的探讨。
举个例子:大方向上只有两种
上涨,下跌(如同所有交易者也就是这两种其中之一,哪怕看空0.00001也是下跌)
随然是大方向下有两种,但是同方向下也存在上涨这只是相对而言。
就好像你看空目标10,我看空目标5,这其中相差的5就是市场上多出来多方力量。可以把它比作为拔河比赛:你出到10,我出剩5。你觉得你用力够多了,那就松手,自然在松手离场的时候,我就会面临更大的反方向力量。
所有交易的过程中,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有不同方向的人参与到里面去,只是因为每个人虽然是不同的,但是内心上是贪婪的。总之就好比正常的男人喜欢女人一样,这是没办法避免。就是爱情是一定会存在人之间。那么交易是否也存在在特定价格以及趋势下必定会有的情绪呢?(我相信肯定有,只是以现在的人文水平没办法解读出来而已)
人的一生虽然可以各式各样,但是有些命运上的问题是没办法避免的。市场多种技术交易方法是因为多空双方观点不一样,就算同观点也会变相存在反方向的行为。所有导致了市场上同一个点位看法不一,结果不一的情况。
其实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答案,只要结果是胜利即可。?
缠论是否被神话?
我个人认为,它并不是被神话而是当下刚好贴切市场走势。如果说现代交易员年龄趋势不断年轻,那么他们就更容易明白以下内容。
(总结就是一代补丁一代神)?
由于大环境,周期下不同!导致了当下策略的不同。有时候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认清自己才是在交易活下去最好的方法。
文章前说道:缠论把股票比作人的一生,而我把他拓展后把交易比作人的一生。兴荣衰败从无到有,从1到0,一将功成万骨枯!
当代交易者由于信息交流速度变大,人内心上浮躁程度就越来越大。?我总会碰到一些年轻的交易者,他的交易理念存只在两种
EA / 甩锅行为
有时候做错交易就是做错了,真静下心来想清楚。不是什么都是人性弱点都能背锅的!行为上出问题,不要一味的想脑子的问题
有些东西没必要说太透彻,阴阳太极。我交易走的是人这条路,并不是死的EA那条路。
其实都没有错。市场如同一块蛋糕,这块蛋糕有走“人“这条路的交易者,也有走纯EA交易这条路的人。中间相摩擦的边界自然是两者并用的人。这个市场都不能缺了谁,缺了谁那么这块蛋糕就不是蛋糕了,那么最终结果都赚不了大钱。
如果读过缠论的人,你会发现!缠论之所以会被神化其实最重要的本质是他让你浮躁的内心静下来了。
缠论讲的区间讲笔,在不成笔或者成笔不背离你都会去等待市场选择方向。这只会让你减少做错单子的频率?,他并不会使你成为成功交易者?为什么?
缠论有一个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他在讲节奏的时候,它并没有把买点精确出来。我相信并不是缠论的作者他不会,而是他没写完。现有的缠论他讲背离是最明显的。可是在一个走势下,我相信许多交易者都知道背离也会发现背离经常发生到底怎么去用?这个才关键。
也就是说缠论他只是把图给你了,话也带上了。可是真到用的时候,它就不精确了!但是从大方向大周期来讲缠论是虽然没办法解决精确性,但是真到一个月线一笔的行情少那么几个K线也不成问题啊。
所有缠论被神化原因无非就是这些
1:当代金融市场的因素,都在说泡沫可这个泡沫就没破
2:多数交易者进圈的时候都是浮躁的,而缠论可以让你静下来。避免做多错多毕竟心不静怎么做单
3:真到大行情下,缠论让你更加坚定持有单子就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缠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补充,还有就是周金涛老师的周期理论!我从两者中悟出了时间这条线。
XX更新了音频,要么做一个“时间”?技术分析的音频专栏!或者到第“88”篇文章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技术贴。
技术贴不是不更新,而是最后一篇技术分析写的贴太广了,现在还没把它收尾。因为价是我们入市场就遇到的东西。
20241106175614_ntu201tdsi0858.jpg
|
|
|
|
|
20241106175614_igl5aweprtc859.jpg
大千世界何其不有,交易世界什么样的技术手法都可以有,关键在于这个东西是否适合你,如果不适合灵丹妙药都无法拯救你的交易。
所以,我认为不管缠论被吹的有多么的神,关键还是在于它是否真的适合你。那么,如何判断缠论是否真的适合你呢?
首先,看缠论的理念是否符合你自己的交易价值观。
进入交易市场,我们总是会带有自己的偏见,有对市场的理解,不管你的想法是否被市场认可。总是有这么一个认知的过程。我认为的缠论中的核心理念在于它的“走势终将完美”,也就是说缠论认为,不管价格走势如何变动,到最后总是有迹可循,总是会以相对固定的方式结束这波趋势,这一点和波浪理论中的8浪循环的理念是一样的。换言之,一波完整趋势的终结,一定是经历需要有几个中枢,然后以背驰结束。(很早以前看过缠论,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姑且一看吧)如果,你的交易观认为,市场是无序的,且市场是随机的。没有任何规律性可言,那么你就不一定会认可缠论中“走势终将完美”的概念。
二者并没有对错之分,既然理念相冲突,放弃也未尝不可。
其次,看缠论的操作思路是否被你自己接受。
我们做交易,总是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交易流程。不管是趋势判断还是点位的选择,你都会有自己的标准。那如果缠论中判断趋势的方法,以及第一类、第二类买卖点和你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能被自己利用的工具才是最好的。
第三,操作的可执行性。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认为缠论的分析思路过于复杂。可执行性并不是那么简单,光是K线的分型就会耗费我大量的时间,还有笔、线段、中枢的判断,以及背驰等等,对于我自己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当然,假以时日这套流程会越来越熟悉。但至少我现在完全没有入手的欲望,那么我就不会去学习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的分析方法都会有失真的情况。没有完美的交易策略,同时重申一点是适合你自己的交易策略才是最好的,不要一味跟风。
|
|
|
|
|
对于缠论我最近也在看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但是在看的过程中,感到非常的吃力,不是本质上的东西不懂,而是同样的一个东西,他们非不按照套路出牌,变换一个名词或者是一个说法,让人初看的时候,总是感觉到自己很无知,但是真正看懂这个东西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作者仅仅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已,本质的东西还是没有改变。
20241106175615_jawoejct3v0860.png
说白了,一个人费尽心机的去研发出来一套理论,可以躲到门后面自己偷偷的玩,既然已经要决定面向大众了,为什么就不能跟市场上的专业名词看齐呢?这到底是想让别人看不懂呢,还是真的想让别人看不懂呢?
另外,明眼人都知道禅师的这个理论,就是盗取了 “混沌操作法”和“波浪理论”,从结构来说没有任何创新。如果非要说创新点的话,就是关于均价系统的男位、女位,吻的区别了,这个理论都已经被市场抛弃了,如果说你能发扬光大也就罢了,但缠论的出现,是自以为是,哗众取宠,故作神秘,为啥这么说呢?首先大家学习技术,都希望这个技术理论,简单,实用,语言通俗易懂,这样的理论才受到大家的欢迎,这缠论却是故意将文字难度话,让大家不轻易的看懂,喜欢用一些生僻的文字,迷惑大家,让大家以为这样与众不同,显得这个高深,凸显出理论的高大尚的地位
20241106175615_hujx2vpfshr861.jpg
比如:中枢,背驰,分型,笔,吻,接触,缠绕,什么动力学,搞这么多绕口的词汇干嘛啊,缠论说穿了不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类似箱体理论吗,箱体就是所谓的中枢,以一根中轴线为中心,上下震荡为区间,不就是这样吗?还什么中枢定理1,2,3,什么中枢新生,拓展以及什么延伸啊,不就是简单的箱体突破和破位吗?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有必要搞得这么玄乎,要必要麻烦吗,装什么大神。
背驰多绕口啊,说大家平常股市上术语中的背离难道就行不通,非要搞一个生僻的词汇,笔不就是不同的小波段吗?说小波段通俗易懂,有必要另外取名吗,还搞出什么上升一笔,下降一笔,还有什么缠绕,级别啊,而且这个级别,还不是我们通常以不同的时间长短累定义的级别,说什么只是按一定的规则,自生长出来的一种分类方法,本质上与时间无关,也不是什么时间结构。搞得这么复杂干嘛。
20241106175615_ia0ukz5vk4k862.png
所以我个人还是建议题主,果断的放弃这个理论,因为首先是晦涩难懂,其次,里面涵盖的知识技能在其他的理论中都能找到,没必要费事费力的去学习,除非你有受虐倾向。
|
|
|
|
|
缠论早期的时候我简单的研究过一段时间,那时对交易没有什么经验,只是处于好奇心的心理琢磨着,因为看不懂就果断放弃了,里面对K线之间结合分析的一些段落还是有记忆的。几年后正式做了交易这一行,开始全身心的学习,裸K、《波浪理论》、震荡指标、趋势指标都有涉及,再回头看缠论,突然会心一笑,其实就是两个部分,一是裸K的使用,通俗来说,大小周期K线间的关系,大周期K线是小周期K线的结合,小周期K线是大周期K线的分解;二是波浪形态,调整浪形态,推动浪形态,常用趋势线加以区分,结合突破和高抛低吸的交易手法。
其实就这两部分,都是交易中大家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实盘技能。可能使用了另一种语言,再者创造缠论的作者传言是因缠论之事横死,因此加重了人们对缠论的好奇和认可程度,觉得用好缠论就能在A股走上辉煌财富大道。
分析交易的方法很多,《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缠论》、裸K、《缠论》、《蝴蝶战法》等等,归结到底都是《波浪理论》延伸使用,其中《蝴蝶战法》是简易化的《波浪理论》,我们常用的趋势线,就是《波浪理论》当中推动浪的趋势转换后的价格破位。另一方面,震荡指标和趋势指标,大部分都是以《波浪理论》为基础做的统计计算。
任何常用的技术方法,90%都是《波浪理论》的演变而来。
经验之谈,到后来有了自己的交易策略,并且结合适当的资金管理计划,再回头审视所有,就是裸K和《波浪理论》的结合,做单既准确率高又能分析行情简单化。
当然没有本本主义的交易方法,有的人会将原始的理论复杂化,有的人则会改良原有的理论使其精简。因此,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最终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
|
|
|
|
这让我想起了陆游的那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缠论我个人并不是非常懂,但是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不能否认任何的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有自己的艰辛的过程,不信你就自己提出一个理论来看看。这是经验的总结也是心血的总结。其次,任何一个交易理论都有自己的缺陷,不会存在一种可以完美的交易理论。所以,我觉着还是要客观的看待这么一个理论,既不是一无是处,也没有必要完全神话,总之,适合自己的交易理论才是最好的。
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评断一个理论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一:理论是否贴合市场的走势。我们都知道,交易理论最终的归宿是指导我们去交易,得到相对好的交易结果,如果你学习这个理论,可都头来都是缺钱的,而且绝大部分人都是亏钱的,那么这个理论就不适合你。它也不太可能贴合市场的走势。
二:理论是否有一致性的交易原则。不管是缠论也好,还是其他的交易理论。它是否有比较统一的交易原则,是否有明确的进场以及出场的原则。进场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出场等等,一定是需要包含这些个量,不然只能是空有理论而实践能力根本就不强,难以用到实处。
三:理论是否包含大量的未来因子。所谓的未来因子是指,价格随着指标变动而变动。比如,现在黄金在1900这个价格,指标已经显示出了底部的信号了。而当价格跌破1900这个价格,指标提示的底部信号就已经消失了。当价格停在了1890这个价位时,底部信号又出现了...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因为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指标或理论体系,利用事后复盘基本上发现不了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用到实处,就会出现大量的变数,难以下决定。如果,一个理论中包含了大量的未来因子,那么在实际的过程中肯定不会非常好用的。
四:缠论理念是否符合你对交易的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管这个理论多大的强大或无懈可击。只要是他不能为你所用,那对于你来说,它就是个废物,完全不能指导你的交易。
缠论我个人也研究了一段时间,最终沉没在无休无止的笔、线段、中枢等无法理清头绪,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现在接触的缠论书籍都是后人加工过的,第一手资料是缠师的博客。后人的理解不一定是缠师的理解,而且这类的书籍非常的多。
总之,好不好用,不需要别人做出评价。是否适合你自己的交易也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
|
|
|
|
恩,我知道接下来写的东西,肯定会让很多人喷,不过无所谓了。是的,我就是要说缠论的不好。或许会有人说别人一个90年代327事件后就财务自由的大玩家用的东西会不好?好,但这不足以成为缠论吹嘘的资本。目前市场前但凡是很有名气的指标也好,交易法也罢,他们的创始人哪个不是牛逼轰轰的。
缠论有好有坏,并非一无是处,在我看来缠中说禅的理论和中枢就挺不错。至于其他的,就1、2、3类买点来说,核心是当下怎么证明那是第1买卖点?按所在级别就算多给有5周期也是不能判断的。
按缠中说禅底部成立也要3买成立后才成立,也就是说3买成立了1买也就成立了,那个最低底部形成的1买做实了。换个说法,底部成立了,下跌的缠中说禅段可以画出了,也就是说3买成立了下跌一段可以画出了,1买出现了。当然按照缠中说禅严格定义2买形成后,只要形成2买的上涨一笔突破形成2买的前一笔高点,也就可以画出下跌一段线了,这时1买真正成立。
总的来说,底部成立、或3买成立、或者2买特例成立,1买真正成立。因为2买定义依赖于1买成立,而有时以为2买成立了,又再次下跌,创出新低,回头看时,只是又一个下跌的缠中说禅中枢而已。原来1买可以作废不说,2买也可以作废。
其实3买同样可以作废。例子多了去了,特别港股,背驰又背驰,中枢又中枢,形成3买的次级别都突破次级别前高了,一次急跌,又是新低,1、2、3买作废了,过后看,只是又一个下跌中枢(或者是一个大级别的下跌中枢,针对2、3买合并的情况)。缠中说禅1买的定义是不严谨的,闪烁其辞的。
我自己也是研究缠论的,为啥突然就这么反感呢。。。主要是最近某APP老是给我推送缠论的文章,文章也就算了,你好好写,我好好看。但整片下来,将的都是些基础的东西,偏偏还绕来绕去,加上缠论本身就有些绕,这就更让很多人看不懂了,主要还是对缠论的各种吹。。。我自己不用缠论的话,差点就信了你的邪。
还有一点,缠论在我看来现在有点妖魔化了,很多缠迷是容不得别人说一点缠论的不好。一说就是到底是缠论不行,还是你人不行?我就呵呵了。那缠论到底行不行?行。但是太极端。在我看来缠论就3个结果:1、大成 2、退出 3、即不大成,又没退出的,会慢慢被缠论毁掉所有的交易方式,以及交易理念。对,说的就是那些狂热分子。一个方法而已,有什么神不神的,平时吹吹也没啥,别整天没完没了的,缠论起步是稍微高点,但懂的人也不少,别整天没事的炫耀,搞的自己多了不起似的。
|
|
|
|
|
感谢邀请,为了此次解答题主的问题,我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缠论的讲解文章,一一作了细致的阅读。我本是怀着敬畏之心学习缠论,希望能从中获得交易灵光。渐渐地,越来越失望,深深感受到《缠论》就是《艾略特波浪理论》和《日本蜡烛图》的结合本。
国外人玩烂的技术分析理论,传到国内换了个名称,竟成了A股众多散户追捧的交易圣典。瞬间领悟到国人的金融常识和思想是多么的匮乏和肤浅。
1、完整翻译《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将浪形分为推动浪和调整浪,这与《缠论》的走势类型是完全相同的。
20241106175616_ojo0sby2r43863.png
上图是《缠论》对浪形的分解,趋势走势和盘整走势的图示。
波浪理论对趋势走势和盘整走势,成为推动浪和调整浪。推动浪是5浪结构,调整浪是3浪结构。这与《缠论》又是完全相同的。
《缠论》中方框内的走势被称为中枢,《波浪理论》则成为回调波段。
2、相同的裸K核心要点
蜡烛线就是三点核心要点分析:
l 影线长度
l K线组合数量
l 实体大小
回看《缠论》对K线的分解和合并诠释,就是大周期单根K线到小周期看K线分解同理。
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看盘技术,竟然写了上万字。忽悠人,就是让你先晕,再糊涂,最后拉你下水,给自己买了还高兴为他人数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