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古圣王以审以尚贤使能,而取法于天。虽天亦不辩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然则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所以得其赏何也?曰:其为政乎也,兼而爱之,从而利之,又率之万民,以尚尊天、事鬼,爱利万民。是故天鬼赏之,立为天子,以为民父母。万民从而誉之曰“圣王”,至今不已。则此富贵为贤,以得其赏者也。然则富贵为暴,以得其罚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是也。何以知其然也?曰:其为政乎天下也,兼而憎之,从而贼之,又率天下之民以诟天侮鬼,贼傲万民。是故天鬼罚之,使身死而为刑戮,子孙离散,室家丧灭,绝无后嗣,万民从而非之曰“暴王”,至今不已。则此富贵为暴,而以得其罚者也。
【翻译】
所以古代的帝王确实能以尚贤使能来治理国政的,这是取法于上天。唯有上天不分贫富、贵贱、远近、亲疏的人,只要是贤人就推举重用他,凡是不肖之徒就压制和遗弃他。
既然这样,那么,那些富贵而行仁政的,受到奖赏的是谁呢?回答说:像从前几代的圣王尧、舜、禹、汤、文、武等都是。他们是因为什么而得到上天赏赐呢?回答说:他们治理天下,仁爱天下,为人民造福,又率领天下万民崇尚尊天事鬼,爱护百姓。所以鬼神赏赐他们,立他们为天子,做百姓的父母。百姓从而称赞他们为“圣王”,直到现在还颂扬不止。这就是富贵而又行仁政因而得到上天的赏赐的人。那么富贵行暴而得到惩罚的又是哪些人呢?回答说:像夏商周三代的暴君桀、纣、幽、厉就是。怎么知道呢?回答说:他们统治天下,互相仇恨和残害,又率领天下的百姓咒骂上天,侮辱鬼神,残害万民。所以上天鬼神惩罚他们,使他们被刑戮,子孙后代流离失所,家室毁灭,没有后代,万民从而毁骂他们为“暴王”,直到现在还没有休止。这就是富贵行暴而得到的惩罚。
从“知天下之士君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天下的一些士大夫、君子们,只明白小道理而不懂得大道理,这是为什么?墨子提出这个问题,然后通过事例来说明不要以偏概全,片面地看问题。而应该时时处处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国家利益重于一切。 这篇文章同前两篇文章一样,也是从尚贤的角度来说明治理国家时,贤才的重要性。本篇通过大量的例子来阐述贤才的重要性、重视贤才。贤才未必就是王公大人们的骨肉之亲,但他们有自己的真才实学。他们能为国家繁荣富强出谋划策,能为了国家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而现今许多王公大臣治理国家、选拔人才时,并不是从贤才入手,而是从亲戚、富贵者、面孔漂亮的人入手,选拔出这样的人才,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贤才的获得不在于出身的卑微,而在于是否有能力处理国家事务。通过舜、伊尹、傅说这三个人的例子来说明地位,卑微者虽不是王公大人们的骨肉之亲,但只要有才,就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