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评论

0收藏

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的交易指标还是做不好交易?

 

avatar 汇海儒风 | 106 人阅读 | 19 人评论 | 2025-08-18

大部分做交易的朋友都学过很多东西,包括技术指标、交易策略、交易心理等等,但是学了很多之后依然亏损,于是网上就出现了一种“学习无用论”:交易能盈利的都是天选之子,智商达标才能做交易,普通人学再多也没用。

20241106165024_gg2u2nhyirc131.png

20241106165024_gg2u2nhyirc131.png


事实是什么?今天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1.你学了太多没用的东西

表现一:沉迷于技术指标

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早期也是重度技术指标爱好者,交易学习勤奋标兵。

我学过的技术指标有几十种,你能想得到的,包括一些偏门的指标我都学习过。

曾几何时,我对于布林,均线,MACD这一类最基础的指标根本不屑一顾。为啥?因为它们没有技术含量,谁都能用。当时到什么程度呢?只要谁跟我讲均线,我就觉得这个人交易水平一定很差。我必须要跟他不一样,学一些别人听不懂的指标。

后来我就陷入了技术黑洞:各种高大上的指标+复杂到谁都看不懂的交易系统+一篇论文都解释不清楚的交易逻辑。

后来的结果就是:亏,亏到我爹都不认识我。

人真的是到谷底了才会反思自己做过的事,犯过的错。后来我尝试组建了几套交易系统,都是用我最不屑的均线,而且都比较简单,用的最基础的三四种指标,后来才渐渐盈利。

我经历过这个阶段,所以我知道很多人想找到交易中最神奇的指标,想寻得交易界最神秘的圣杯,想只盈利不亏损,谁都想啊,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只能做韭菜,有些人能赚钱。

在这里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大道至简,不是拍脑袋说的,是用钱堆出来的经验。

下图是我现在使用的指标,很简单。

20241106165024_w1wlaasxfjt132.jpeg

20241106165024_w1wlaasxfjt132.jpeg


表现二:没有交易系统的思维

很多人对交易系统这东西很向往,也不知道是什么,于是就乱学一通,没有针对性。因为都不明白交易系统是什么,也不知道交易系统的框架是什么?

组建一套交易系统的流程:

A:交易逻辑

B:交易框架的要素

C:技术指标确认框架各要素的标准

D:资金管理的标准

E:复盘验证交易系统的有效性

少了一步,一个细节,其实交易系统都是不完整,使用起来也是障碍重重,如果能盈利,也只是短期的运气。

交易系统不夯实,执行力不到位,交易没有一致性,最终的结果分布就是亏>盈。

所以不要问为什么你学习了那么多还不盈利?学习是必要的,方向正确也是很重要的。

20241106165024_x03xiufgqcz133.png

20241106165024_x03xiufgqcz133.png


2.对交易理解有偏差

偏差一:对交易技术运用的理解偏差

同样一套交易系统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或者是学习者来说,对于该交易系统的运用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人觉得别人的交易系统可以参考为一个核心策略(毛坯),在毛坯之上不断调试、完善,最终跟自己的交易习惯融为一体,达到赚钱的目的。

第二种人觉得别人的交易系统应该能上手就用,如果一旦出现亏损或盈利不当,那么就是这个交易系统有问题。

所以不同的认知,导致了不同的交易结果。

所以好多人总在说:为什么我想找一套好的交易系统那么难?为什么我跟那么多老师学过还是不行?我做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是不能盈利?

这就是问题所在。

偏差二:对于交易认知的偏差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这种确定性的交易与趋势规律性,包括我很多有执念的朋友,家破人亡、孑然一身,依然在追求。

因为认知的偏差,很多人的结局都不大一样。

其实真正做好交易的人都需要一点智慧,有一点哲辩思维,带点俯视的角度看待交易,才能真的悟到其中的一点道理。

我也不想把交易说得很玄,大家自己悟吧。

20241106165024_ncz3bu5spyk134.png

20241106165024_ncz3bu5spyk134.png


3.不复盘就直接上手交易

很多人学习了一大堆,知识量非常饱和,但是其中大部分没有验证过,也没有消化过,就直接上手交易,最终的结局就是亏。

学习是接收的过程,交易是输出的过程,复盘是承前启后的阶段。

复盘可以直接节省两个成本:

(1)经济成本。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学了某个指标,看了看图表上的情况,感觉挺有效,那就开始交易吧。一番操作下来发现效果不好亏损,于是换一个指标实战,结果又亏,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其实这种情况很简单啊,买个复盘软件就好了,就知道你想试的这些指标有没效果了。

现实是很多人太懒了,宁可交易中一直亏损,也不舍得买一个复盘软件。

(2)时间成本。

举例一套小时级别的交易系统,你至少要测试三年的时间才能确定它的有效性,才能采集足够的数据。现实中谁能模拟交易三年?三年后如果系统不够完善调整了参数和策略再复盘3年?不现实。

用复盘软件复盘一周的时间可以复盘3年的行情,你对交易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了。

总的来说,做不好交易跟学了多少东西没有关系,重点是怎么去把握这些东西。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评论|共 19 个

禅心汇交易

发表于 2025-8-18 23: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正确的学习交易的过程应该是“学习交易理念,学习交易方法,练习交易过程”。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反着来的,稀里糊涂冲入市场开始交易,碰了一头包之后开始道听途说,这个指标好,那个策略高,于是一猛子扎进去学了一堆交易方法,然而还是不会用或者用不好,然后继续亏钱。很多人就此打住了,开始了无休止的“亏钱-找指标-继续亏钱”的轮回,每当你发现一个新的指标,就像发现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刻给了你满仓杀回的理由。还有一小部分人继续前进,开始学习和探索交易理念,回头再看看那些交易指标和交易方法,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很多人认为交易理念就是名人名言一样的口号,是“人人都知道那是对的,没人能够做到”的空洞理论,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理念。王阳明说“知行合一”,你如果不知道而无法操作那也就罢了,然而你却是知道的,只是你自己认定了你无法执行。就像最简单的,交易不可以重仓,不可以频繁,绝大多数亏货都知道要止损,要谨慎交易,但是他们做不到,他们还有一堆理由做不到,那么他们做亏货不是很正常吗?为什么还要问为什么?

同一种情况,在不同的交易理念下,有完全不同的操作方法。很多人问,是做突破还是做回调?这个交易指标很简单,没有人会不懂什么叫突破什么叫回调,但即使你发现了突破和回调你也不敢入场,因为你从理念上没有理解它。还有人问是重视胜率还是盈亏比?同样是因为你只是知道什么是胜率什么是盈亏比,却没有理解它。很多人说均线和MACD指标是滞后性很强的指标,那么你的潜意识里就是认为有某种可以先于行情发展给出信号的预测性指标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所以,你说你学了那么多交易指标,你不过是机械的记忆了那么多指标,而且是机械的记忆了它们的使用方法,什么金叉买多啊死叉卖空啊,你对交易指标完全谈不上认识和理解。你有没有去研究过各种指标的数学计算过程?有没有理解指标背后的罗辑关系?它是通过资金量还是市场情绪还是什么别的鬼东西来判断行情状态的?它是跟踪性的、总结性的还是预测性的?这种指标对风险是如何理解的?它给出的交易信号是基于趋势发展的还是振荡行情的?它给出的信号到底代表了什么?不同的指标之间如何配合?指标的钝化区间在哪里?为什么会钝化?指标钝化的时候市场发生了什么?·········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了,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你别跟我说你学会了某种指标,你只是学过,离会还远着呢。

只有真正理解了某种指标的全部内涵,你才能称得上学会了这种指标,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当它出现的时候风险有多大,你才能够慢慢的培养对它的信心。很多成功交易者只会一两种指标,反而很多赔钱货讲起技术指标来头头是道,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睡个好觉

发表于 2025-8-18 2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做不好交易和指标问题放一起来分析,有以下这些原因:

指标要用的恰到好处,要根据每个指标的特点,优点,缺点,品种适应性,叠加筛选信号来决定指标的用法。

比如美加有时候呈现出很好的趋势性,那么震荡指标自然暂时失效。当趋势暂时结束,高位持续震荡,趋势指标又会无效。所以单一指标目前无法解决趋势和震荡兼容的问题。

其本质是:市场走势根据参与者心理偏好产生买卖离场行动,由于买卖力量的均衡和不均衡变化,价格就会包含随机区间测试,价格平衡如果打破,力量过于悬殊,就会走出趋势,所以单一指标无法解决盈利稳定性,带有较强随机。

多个指标叠加能解决问题吗?能。

但是要注意我不推荐指标?指标,因为震荡指标加趋势指标,信号矛盾,同类指标叠加没有意义,同样是滞后和随机性的。而是指标?其他。其他包含指标以外的分析方法。

比如,震荡或者趋势指标?形态?斐波那契,就可以有效提高信号的有效性。或者,量价分析,裸K?供需分析?成交量?时间,也能捕获很多高胜算的机会。

如果多个指标用了,胜率提高了,系统成型了,能做好交易吗?还不一定,还需要一个过程。

一个系统的有效性无法解决非系统外的干扰,也就是市场信息,个人因素对思考意识的干扰,造成系统执行偏差,说通俗点,叫做执行力不行。

比如,一个交易者在执行系统,突然一个其他机会摆在面前,可能再等三个月也未必等到,而且根据“我的经验”,以前做过类似行情,知道如何把握,于是操作了没有系统化的信号,在止损盈利边际不清晰的情况下,加上风险偏好意识作祟,势必容易亏损或者没有把握好机会,而更伤害交易者的是,因为没做好而导致开始堆积负面情绪,进而对后面执行交易系统产生潜意识干扰,导致系统操作失败。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科学的思维循环解决干扰因素的方式加上足够时间的训练。具体怎么训练以后我会有内容。每个人因为个性特点,知识认知边界不同训练内容和方式也都不一样。

所以总结下我认为的原因:

1、指标对趋势和震荡适应性具有唯一性。

2、市场经常有力量较强一方的出击干预原本正确的走势,也叫反身性理论,来自索罗斯。

3、叠加指标?其他工具,具有提升有效性功能。亲测有效。

4、品种的特点和适应性也不是指标能一直适应的。需要筛选。

5、个人非信号干扰因素的排除是个人交易者最大的敌人,也是秘钥。

6、要做好交易,要像突击部队一样训练智力和心力,可以看看电视剧伪装者胡歌是怎么练成的。

13年老炮,与你分享实战经验。

我的意中人

发表于 2025-8-18 23: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指标本就是一个工具,好不好是一个结果,这中间还有很多过程要走完的,谁也不会保证你有了工具就能达成目标吧。

要做好交易的要求太多了,个人觉得还是得在宏观层面发力,交易指标这些术上面的东西,它们的实际影响力是有限的。所以,得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或者体系策略,这个才是你要实现做的好的最大依托了。

简单来说,一个合格的交易系统应该具备以下要点:

首先,它能够揭示出行情主要方向变动和转折。

把握主要行情方向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用一些均线系统就可以跟踪趋势发展,但市场方向转换就有一定难度了,往往行情走出一大段后我们可以看出趋势的发展,但在开端转换或者相对启动点位置进场是很重要的。这往往需要综合技术应用,非单一技术所能及。

第二、应用周期应该明确。

不同周期都有很多机会,任何级别都是有效的,理论上好像是这样,实际应用起来不同周期差异是比较大的,行情走势差异,交易频率差异,成本损耗差异,盈亏容忍度差异,对投资者心态挑战差异等。

在某一个好的交易系统中,应该明确主要周期以及辅助周期,而不是面面俱到。投资者一定要先熟练掌握一种方法后再去进阶扩展。

第三、应用逻辑可以重复。

我们不只是想阶段性盈利,一定要长期的稳定盈利,该方法一定是把握住了市场部分本质性规律,当然不可能是全部,但只有部分有效规律足矣。

第四、交易逆境期适度合理。

交易方法遇到水土不服行情时候出现连续亏损,交易胜算会降低,趋势性交易方法如果基本维持在40--50%胜算还算是可以,再低的话降低了该方法的适应性,执行成了很大问题。如果进一步机会优选阶段性胜算可以达到80%甚至更多,这样该使用该交易方法总体来说是比较愉悦的体验。

20241106165024_izpkhygcjce135.jpg

20241106165024_izpkhygcjce135.jpg


最后,交易系统要和自己融合。

什么标准是融合呢?大部分交易者可能要摸索很多年才知道,这个也是交易最难的地方,交易是修行是认识自身的一个过程。

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使用起来不能感觉太累,要一定程度满足于自己的交易欲望,比如你很喜欢短线盈利快感,喜欢经常账户里见到收益,喜欢积累小胜为大胜,那么你的交易周期不能太长,要保持一定交易频率。胜率不能太低。而缺点是在大行情中你可能很难通过持续持有或者加仓取得一次性暴利,只能通过阶段性持续参与趋势取得一定收益。你不能被市场一些所谓奇迹或者暴利故事所干扰而轻易改变你的交易模式。

当上述条件都符合后,我们剩余时间就是不断应用这个交易方法,不断发挥其潜能。首先在胜率上可以逐步提高,入场出场可以更为精准。单次行情盈利能力也可以提高,总体盈利效率也可以提高,使用心态也会越来越成熟。

这样搞下来,不仅仅是技术指标还有其他的分析预测工具,都成为你交易体系的组成部分了,再说你做好了交易也就顺理成章了。

草莓kimi

发表于 2025-8-18 23: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的思维是错误的。

指标只是工具,是辅助工具,并非交易的全部。不能将指标认作为交易成功的标准或者是主要因素。

做一个简单的举例,如果你只是腿部受伤并没有达到致残的级别,手术后期利用康复工具勤加锻炼是可以完全恢复健康;但如果是无法逆转的致残,再高端的康复医疗设备也是无能为力。

一笔成功概率高的交易是需要多方面配合的,交易策略的制定也不可能单靠指标的辅助就达到闭环的结果。

题主是对指标有神一般的盲目崇拜,这是不行的。

习以为常的表面认知,往往忽略掉关键的要素。

题主,请问你知道所有指标的形成是以什么为统计计算的吗?

-“价格”

价格的运行是混乱无章法的吗?

-“不是”

价格的波动是遵循什么关键因素?

-“规律”

这个规律是什么?

-“《波浪理论》”

20241106165025_fm3uegrppn4136.jpg

20241106165025_fm3uegrppn4136.jpg


《波浪理论》是所有品种价格运行的基本核心原理。题主如果想提高交易准确率,最该做的是补全基础,良好的基础,日后再接受好的观点和交易技术技巧你都能快速掌握。

交易是个慢功夫,我不否认存在天赋和天才,欲速则不达,任何事情过于着急反而容易误入歧途。

掌握了一项核心的理论,很你就能掌握众多指标而且是不看指标讲解的情况下。

从原点出发,以点概面,方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疗效。

至尊宝

发表于 2025-8-18 23: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1什么指标都会,但是又都不精通

这是很多初学者会犯的毛病,看到什么指标都好,都想学,但是都仅仅是学习了一个皮毛,没有深入的领会指标背后很深层次的意义。在实践中不能把指标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结果是什么都会用,但什么又都不好用,不知道该怎么交易。

2太相信指标

在学习了很多指标之后,发现这些指标太厉害了,用这些指标就可以赚钱,但是自己真正在做的时候,按照指标做刚开始是赚钱的,结果加仓去做,一笔单子损失巨大。然后觉得这个指标有问题,不赚钱。其实再厉害的指标胜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一百,交易的一切都只是概率问题,所以指标只是将这个胜率提高而已,不是绝对的,我们还是要做好每一笔单子亏损的打算,这样才能正确的看待这个交易市场。

3所有的指标都有适用范围,不是一直都有效

我们在使用指标的时候,不同的指标使用是有一个前提的,也就是适用的范围,超出了这个适用范围,这个指标就失效了。比如KDJ指标,在单边上涨的时候,会出现始终在80上方,不停的钝化,指标经常死叉,但是价格不跌反而不停的创新高,这个时候我们用死叉做空就会赔的很惨。所以所有的指标都是用适用范围的,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指标,才可以事半功倍,否测只会徒劳无功。

范蠡

发表于 2025-8-18 23: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了那么多”好理解,外汇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本来就毫无秘密可言,再复杂的交易指标,一个中学生集中点时间都能完全掌握。而且我们总以为赢家之所以能大杀四方,肯定拥有各种秘而不宣的高精尖交易指标,因而也不遗余力地各种孜孜以求、学不厌精。

“还是做不好交易”则有深层的原因。



20241106165025_arlu0kp3pr5137.png

20241106165025_arlu0kp3pr5137.png


?

我们知道,推动价格变化的终极因素是实际参与交易的多空资金的力量对比。在一个多空完全对等、纯粹投机、绝对零和博弈的外汇市场,尤其如此。不管你采信了什么样的基本面背景,不管你进行了什么样的技术面分析,行情变化最终是看真正入场了的交易资金是如何投票的。买单资金多,价格上扬;卖单资金多,价格下挫。无论背后的推动因素多么纷繁复杂,任何一个时间点的价格也都是由多空资金撮合而成的,哪个方向的资金多,价格就向哪个方向撮合波动。这是简单而永恒的道理。

小散费尽心机分析的财经数据、行情图表,与优势资金做什么方向毫无关系。跟对了并非是你分析对了,概率博弈而已。主力资金做多或做空的依据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你只是恰逢其会而已。在以后的行情里,你以为是找到了圣杯的分析方法也会多次让你亏得皮开肉绽,这就是个概率博弈。况且,在一个多空完全对等的外汇市场里,时时都有大鳄反其道而行之,以绞杀所谓的“标准答案”而获得巨大利益。外汇市场里最终盈利的占比不足1%,小散的技术分析看似煞有其事,其实自欺欺人。无论多么精巧复杂的技术指标,都是价格的衍生物,本质上不具备任何预测功能。技术指标的唯一作用是满足机械、定量、程序化交易的需求,都远远不能和盈亏直接挂钩,更谈不上和“做好交易”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我们只是陷入了一个“学指标-做不好交易-再学指标”的死循环里。

所以,简单地说,“做好交易”的本质是跟在入场的多空资金力量对比占优势的一方,而非学了多少交易指标。

如何跟?这正是四百多年金融投机历史长河中每天都在探究的问题,是另一个永远也不会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至少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靠技术指标来找到答案的问题。

随波顺势

发表于 2025-8-18 23: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因为指标都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以说大部分指标都是事后诸葛,正所谓复盘万人敌,无往不利,实战却一塌糊涂,过于依赖指标,实战中只能反复被打脸。

但是!滞后不代表无用,任何一种指标能一直沿用到现在,说明其有一定的作用,只是我们会不会用的问题。另外,有些指标不能作为交易的信号依据,却能为我们提供其他用来分析行情的依据。比如MACD不仅可以提供金叉死叉的交易依据,还可以计算行情可能发展的大致时间,比如出现鸭嘴走势,大多会持续4到5根。

最后,同时使用很多指标的情况,很多被广大交易者共同使用的指标往往会在出现交易讯号的时候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相继发出交易指令,以至于那一段时间市场会朝着发出指令的方向运行,从而影响到行情的变化。若是很多指标短期内相继发出相同的买卖讯号,就更容易让行情朝着指标提示的方向运行。

因此,对实战派的交易者来说,指标滞后与否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为我即将要做的交易提供依据!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思维也不一样,交易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没有最好的交易方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现在我从并不注重指标,更多是只看裸K交易。其实只要有一种方法能让您获利,就持续坚持。持之以恒,就能在这个残酷的市场继续生存。

如意趋势

发表于 2025-8-18 23: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市场存在一大部份人,他们每天都在疯狂地研究和讨论K线的技术形态,买卖价差,基本面,价格时空。在K线的波动性世界里面,他们非常努力。在这个交易的世界里,如果你不能活着,你就会死。没有中间地带。

为避免这种焦虑,不让自己落后于他人,许多人都开始了疯狂刻苦学习的模式。但是你经常会发现,即便是这样努力工作的人,到头来,其实绝大多数还是被悄无声息的淘汰,为什么?为什么明明很努力了,结果却那么悲惨。

因为努力看起来很重要,但是方向更重要。一个简单认识就可以隔天两个世界。很多人仅仅是为了摆脱上面所说的焦虑而努力,但是他们并没有走出他们的交易舒适区。没有进入深度的思考。

舒适区域是什么?不是无所事事地躺在沙滩上,或者忙得无暇考虑舒适区,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在舒适区。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其实就是在同一个地方忙碌,原地转圈圈,转了几年好不容易悟出来的道,在高手面前就是个屁。

交易前几年,我曾发现一种形态分析方法,可以根据K线形态找到历史相似的图形,精确地预测未来趋势。我也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都符合我的判断。

当时我很激动,觉得自己掌握了一套神奇的方法。随后的一段时间,我爱上了这个方法,我疯狂地利用这个模式寻找各种历史趋势,希望能找到一个高胜率入场点,一入场就能盈利。我沉溺于这个模式,摸索了很长时间。

但是, 随后账户不断的损失伴随着不断的复盘忙碌,我开始非常担心,为了找到更准确的入场模式,我不得不熬夜工作。我必须忙于寻找更多的历史形态。它完全是个闭环。我工作非常努力,非常忙碌,但是我无法从中解脱。

这种状态对于每个交易者来说都要经历的,大多数人左本没有认真深度思考它背后的逻辑,正如我之前的经验,我只是在寻找圣杯。就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来做重复性的机械工作。

实际上,我们真正的努力并不是那些不需要思考的重复工作。我们真正的努力就是让自己深思熟虑。所以很多人总是问,为什么交易进阶过程如此困难,原因之一是大部分交易者都把时间花在消除焦虑上,作着无用功。

这条路有终点,你的失败就是终点。由于交易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并不意味着你越努力工作,你就能获得更多利润。交易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所以沉溺于寻找正确的方向本身就是个问题。

真实的方向是努力感知不确定性,产生更高维度的确定性思维,而非迷失在一个封闭的安逸区域。

本人以交易为生13年,坚持分享交易干货,关注我,让你少走弯路。

程大神

发表于 2025-8-18 23: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标是死的,人是活的,行情同样是活的。而且指标用法很多,而且有很多人在错误的行情里用了错误的指标,即使用对了,行情总是会出现意外,因为行情不可能严格按照你学的指标教科书的方式一样走出来。即使行情是按照教科书一样走,还涉及心态和执行力,进场点、止损、止盈这些都是要考虑到的东西,所以缺少一项,可能交易都做不好。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