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技术分析方法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这个现象?
“一看就会”好理解,外汇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本来就毫无秘密可言,一个中学生一周时间就能完全掌握。
“一做就废”则有深层的原因。我们知道,行情变化完全是由入场的多空资金的力量对比决定的。小散费尽心机分析的财经数据、行情图表,与优势资金做什么方向毫无关系。跟对了并非是你分析对了,概率博弈而已。主力资金做多或做空的依据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你只是恰逢其会而已。在以后的行情里,你以为是找到了圣杯的分析方法也会多次让你亏得皮开肉绽,这就是个概率博弈。况且,在一个多空完全对等的外汇市场里,时时都有大鳄反其道而行之,以绞杀所谓的“标准答案”而获得巨大利益。外汇市场里最终盈利的占比不足1%,小散的技术分析看似煞有其事,其实自欺欺人,不是“一做就废”,而是“谁做都废”,99%的报废率。
|
|
|
|
|
说的就是我,看帖的时候我感觉我驰骋在华尔街,我分析得头头是道,我感觉我要发财了,一到实操我跟个小学生似的,基本的都忘了……
|
|
|
|
|
噗,难道只有我一个人看也不会,一做也废的吗?
不说笑了,说点正经的。
只要不是傻子,技术分析是可以看会的,但是实际操作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你跟着别人说的去做,别人举例什么的你看形态好像都差不多,但是实际行情肯定跟你实际的不一样,所以不能完全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啊,一定要看会了之后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做了才不会废。
|
|
|
|
|
你看的时候是跟别人的思路去走,做的时候就是你自己的思路。技术方法终究要明白原理,依葫芦画瓢当然废了啊
|
|
|
|
|
你的技术方法得到长达10年以上的历史行情的验证了吗?没有得到验证的交易系统,不能被证明交易结果能持续稳定盈利,这样的技术方法是毫无意义的。欢迎一起探讨技术交流。
|
|
|
|
|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这个现象并不仅仅在技术分析领域存在,也不仅仅在投资领域存在,它是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比如:
在海底捞吃个饭,觉得这不就是个火锅嘛,我也能搞,结果回家搞出个锤子来;
去美术馆看幅画,心想这是啥呀,我也涂抹,然后涂出堆狗屎来;
看到火爆的公众号觉得文章不过如此,自己写要好得多,等到写了之后无人问津;
…………………………
凡此种种,都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体现。从科学上来说,它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叫做什么是“瓦萨比效应”。
什么是“瓦萨比效应”?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瓦萨比效应就是指那些对自己一无所知事情产生迷之自信的行为。人性中对自己过高的估量,超级自信是常态,于是一看就会。但现实往往相反,一做就废的结果就是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简单来说,就是瓦萨比效应=觉得别人做的事很简单+觉得自己干更好。
20241106170328_mod12a0ufgu352.png
说到这里,相信题主也应该我的意思了,既然瓦萨比效应在社会中比比皆是,那么它在技术分析领域出现也就不用奇怪了,以平常心看待则可。
那么,如何才能根治这个现象呢?其实,那就是如何解决瓦萨比效应这个问题了。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要想规避瓦萨比效应,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解决办法一:极度理性,乐观的时候对好事打个五折。正如悲观的时候对坏事也打个五折。
解决办法二:了解常识,任何事情别着急瞎想,多看看行业平均数。比如股市里散户平均70%亏钱,为什么你能挣到钱?!
解决办法三:假设一下,这件事情如果是别人做,你会如何建议?
解决办法四:不迷信权威,要常常保持质疑的思维。多问问外部专家意见。
当然,以上四种办法是针对社会现象的;至于技术分析领域中要解决这种“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瓦萨比现象,我觉得最主要的是:
1、要弄懂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在逻辑和原理,而不是表面的分析技巧。比如波浪理论的延伸浪,你就要弄懂为什么会延伸,而不是死记硬背延伸浪的模式。
20241106170329_ktus20sjfo3353.png
2、要懂得替代思考,这件事情如果是别人做,你会如何建议?最重要的是不迷信权威,要常常保持质疑的思维,并多问问外部专家意见。
|
|
|
|
|
别人的技术分析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你就看看从未实践怎么能理解其中奥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