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试支撑位阻力位的买入,一般看作是一种防御性的入场交易。
在突破性的位置入场交易,一般看作是一种攻击性的买入。
如图(1)所示:
20241106173705_s1c353rtxlp615.png
图(1)
防御性的入场是在测试关键支撑或阻力失败的入场,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回调性的买入,防守较强。
攻击性的入场是突破某个关键支撑位或阻力位的入场,也可以认为是突破买入,攻击较强;
如图(2)所示:
20241106173705_hbxhyf02p5c616.jpg
图(2)
防御性的买入偏向防守型,防守强进攻弱,攻击性的买入偏向进攻型,防守弱进攻强,两者各有优缺点,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看个人选择罢了。
有没有既有防御性又有攻击性的买入点呢?答案:Yes
平台突破就具备这样的特性,平台作为较强的防御性区域,突破平台是打开新的上升或下降空间,具有攻击性。如图(3)所示模型:
20241106173706_uenkzahgvaf617.jpg
图(3)
平台的构成很重要,它可以是由两根或多根K线组成的静态区间,也可以由小波段组成的震荡静态区间,但是平台的振幅一定不能过大,波幅越小越好。
突破平台的K线一定要是中长实体的K线,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在供需交易法里面称为定价K线,裸K里认定是突破K线。
其实这样既有防御性又有攻击性的“”平台+突破”模型,缩小成两根K线,就是静态K线+动态K线,如图(4)所示:
20241106173706_n45kgeroyw5618.png
图(4)
既有防御性又有攻击性的买入点,其防御性主要由平台构筑,平台表现形式可以是由两根或以上的静态K线组成的震荡平台,也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旗形等整理平台,但是必须是在突破之前是收敛至窄幅波动的形态,突破平台区间的K线一定是具有攻击性的中长实体的趋势K线,当然也不要过大,其他因素仍需考量平台所处的结构趋势和位置高低、以及盈亏比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