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评论

0收藏

各位交易朋友,当你通过大级别(观察级别)确认了多空方向,在小级别(交易级别)你是通过哪些方式进场的?

 

avatar 十年沧桑 | 140 人阅读 | 19 人评论 | 2025-08-18

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判定方向的过程,一个是如何进场的问题。

但是今天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解析这个问题,可能会颠覆大家对于大周期和小周期的理解,并且我相信通过我的阐述,相信你们会对这两个周期会有新的理解。

交易的逻辑就是通过自身的理解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行情和画面,让你的理解去给自己讲故事,通过交易的具体的合理性将你的理解进行量化并且把这个故事说出来。也正是这样一个所谓的过程完成了我们对于市场的理解,当你有了逻辑之后你才能真的理解市场上那些主流的理论,知识,又或者说技能到底应该如何与自身完成匹配。

接下来我们就先说一下大周期这个概念,在很多人的理解里面叫做看大做小,也就是在大周期里面确定方向,之后再小周期里面确定进场。但是在我的理解里面对于这个点会有一些误差,我认为更重要的并非在大周期里面确定方向,确定方向之后一个结果。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大周期找到你要交易的行情目标,要做什么行情才会对应并且匹配到接下来的动作,所以这叫做定位。

我说这个话可能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叫做定位,这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动作和流程会怎么去完成。定位的过程就是先确定一个框架,框架的目的是划分出来行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阶段去找到要做的行情,然后通过小周期的定量去不断死磕一个行动状态,这就是交易的全过程。

这里面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大周期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找到我们已经定位好的行情,更多的来说,大趋势并不重要,重要的时机。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看对了趋势最终却还是只能亏损离场,因为趋势只是一种市场状态,并非交易状态,交易最难的就是我们既要看懂市场状态,还得明白我们的交易状态所带动的整个细节是如何作用于整个交易流程的!

所以大周期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市场的主要表现就是三点,突破,回调,折返,折返可能是继续突破,也或者是进入整理,进入整理之后市场又会酝酿新的突破,市场只可能出现这一种循环。无论你用指标也好,其他理论也好,最终也都是围绕这个点展开,要么是回调的行情,要么是折返的主趋势行情,关键在于确定时机的同时找到并且确定你的行情在哪里?

那么什么是时机,短周期的定量就是时机,搞清楚定位,最近的市场状态是什么,你是否要参与这种行情,顺不顺势没关系,这个我马上会说。

总结一下,大周期就是给你定位,定位的目的是划分和切割行情,把市场切割成你能看懂的样子,接下来就是小周期的逻辑。

小周期的是干嘛的,小周期就是定量,一个确定的动作就是从这个周期开始的,但是小周期定量的设计一定要兼顾几个条件:

①满足市场的基本波动规律

②过滤

③频率

④有效的逻辑

什么是满足市场基本规律,搞清楚这个也就解决了为什么大周期明明看得很准,但最后还是在小周期上面亏损离场。大周期要顺势,小周期依然要顺势,你发现大周期看多,在小周期下跌的情况下做多,其实并没有什么概率优势,跌多少算合适,跌到哪里算合适,这都不是你应该考虑的,我们只需要考虑定量的进场手段怎么设计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执行,直到他不再下跌,什么表现代表他不再下跌,那就是进场方式。这其实都没有什么神秘的,因为这就是方法,方法可以有很多种,虽然没有最好的,但一定有最适合你的,这就足够了。这也是我一直不讲方法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方法神秘,而是我们这种段位的交易员基本都不想去聊技术,当你搞懂这个逻辑,一条均线就解决问题了。

过滤,什么是过滤,大周期做多,小周期的目的就是过滤大周期上面的下跌波段,剩下的就是大周期的主流上涨行情,这才是小周期的根本目的,小周期还有另一个作用就在于试错,这是好多人不理解的,认为好的系统就是进场就能赚钱,不赚钱说明系统不行。如果你是这样理解交易的那真的很遗憾,你可能没有办法做好交易,要理解无论什么方式,都只能在小周期上面起到过滤的作用,过滤大部分无效的行情,在某一些时候,什么时候,就是你信号发生的时候去试错,会错吗,大概率会错,那怎么赚钱的,赚钱取决于你对于行情最初的定位和你最终盈利头寸的持仓时间,并非取决于方法的高低和牛逼的技术,对于盈利的渴望,持仓的信念和决心很大程度决定了交易最终的成败。

频率,优化系统包括构建系统的基本逻辑在控制亏损端的核心要素就在于控制频率,对于资管方来说是,系统设计在风控方面无非就是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赢冲输缩,第二种则是控制频率来拉长系统跨越的行情阶段。所以小周期的设计上面在对大周期你定位的行情进行试错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频率是应该兼顾的第一要素,系统的目的不是匹配行情,而是匹配性格和操作节奏,这是控制亏损的前提。当你要去做一波日线的波段行情,在小周期上面的试错进场信号只可能发生2-3次,这是在10天内的正常交易节奏,单个标的,如果你某个标的一个星期每天都有交易,那么你的设计基础逻辑就出了问题,就不要妄图用技术和系统问题来解决逻辑上的漏洞。

有效的逻辑是什么,把我上面的所有内容结合起来你就看到了一个整体逻辑,从定位到划分行情,将行情先进行切割,这是大周期里面你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单单是判断所谓的趋势。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开始到小周期里面去设置你的进场定量体系,这个体系要兼顾你定位的行情,大小,频率,节奏,这和风报比挂钩,同时兼顾试错的频率和效率,最终将你的交易通过两个周期进行连接,然后你就会发现,整个逻辑就开始展示在你的眼前。这就是一个没有漏洞的思想,剩下的才是细节问题,如果逻辑问题得不到解决,最后的结果就是天天找技术找方法,学习了很多绝招依然做不好交易。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评论|共 19 个

花花世界

发表于 2025-8-18 23: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日K确认了方向,用1H入场,常见手法是N字结构,突破第一个N字高点入场!这时止损代价足够小且能占据有利地势!有人说顺大逆小,坚决反对,大小周期都要顺!只有当市场大小周期都在“涨”,你才能顺势做多!小周期没有“涨”这个动作,入场就成了一厢情愿!

汇市小诸葛

发表于 2025-8-18 23: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级别已经确认多空方向,小级别的进场方式只有两种:
  • 同向共振进场。比如大级别是多头信号,等到小级别也是多头信号就进场。
  • 逆向回调进场。比如大级别是多头信号,等到小级别回调止跌信号就进场。

    [/ol]两种信号长期来看都是有效的。共振进场概率高,但进场位置也高;回调进场概率低一点,但做对了成本更低一点。两者也都有会单次失效止损的时候。最好是只选择一种做,放弃另外一种。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想着找到一种方法或者用主观感觉来过滤,在回调有优势的时候用回调,在共振有优势的时候用共振,极大可能就是在A有效的时候却用了B,等到B有效的时候却用了A,偷鸡不成蚀把米。

    看大做小这种方式是很不错的,优势很明显,但也同样伴随着明显缺点(滞后性)。关键是要能够接纳其缺点,放弃一部分行情,保持一致性。

  • 西林专家

    发表于 2025-8-18 23: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能问到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但技术还不稳定,一定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的技术层面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在我交易中期,我也对这个问题很迷茫,经过几个月的实践与思考,才真正得以解决,下面的我的思路:

    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等待。等什么?等一个相对安全的时机入场。一般情况下,大方向为多,那么低位做多就相对安全;大方向为空,那么高位做空就相对安全。有些人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反驳,那如果市场不出现相对安全的位置怎么办,难道一直等吗?是的,就要一直等,直到出现多级别共振再找机会入场(多个级别方向一致)。如果等不住怎么办,可以轻仓介入尝试一下,尝试的多了,自然就能把握住这个相对的点。

    上一段属于理论层面,然后再来大致说一下技术层面如何去操作,很简单,首先你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你连w底,m顶,或者缠论中的一买二买都不清楚,那我建议你先看书,这个问题不适合现阶段的你去深究,最起码,要解决这个问题,在技术层面,最基本的那些东西还是要理解的,不然只看对方向,还是很难做的(尤其是期货市场上,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股市里面,要求可以低一点,只要控制好仓位就行)。

    最后再来说一下如何在小级别进场,首先你通过1小时,或者好4小时,甚至1小时和周线来判断大方向,确定了大方向之后,接下来就需要等待了,在15分钟或者5分钟级别等一个稳定的结构出来,这个结构需要你提前去预判一下,否则你不容易抓住,在预判了结构之后你再等,直到你感觉马上到你等待的点位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再切换1分钟级别的走势,找机会介入。(如果我上面说的那些操作你都正确的话,你介入的时候,1分钟与5分钟级别的方向此时应该与你大级别方向是相同的,15分钟级别可能会暂时违背,但如果市场走势如果和你预期一致的话,那么一段时间后15分钟级别的走势也会与你大方向一致)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所有的预判都是概率事件,所以在入场后,如果在相对时间内行情走势和你预期不一致,那么你就要小心了,此时行情有可能会发生转变,所以任何时候,仓位的控制是最重要的。

    在入场之前,你就要清楚,你接下来的操作周期对应的是多久,周期与操作不匹配,会极大的影响你的心态。

    比如说,你看了4小时图,发现行情是上涨的,然后你看了1小时图,也是上涨的,然后再小的级别,发现是回调状态,好了,这个时候你的目标很明确,等回调找机会入场做多,但是,请注意接下来我的描述。但是,你入场之后,行情与你做的方向相反了,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的判断不对,有问题,这个很好解决,反思,修正就行了。另一种是出现了一股力量,强行扭转了行情,行情出现反转,这个情况大多数人短期很难对比做出处理,好一点的,大亏离场,不好的,我就不多言了,懂得都懂。

    出现行情反转的情况,这就需要你完善你的出场系统,如果出现了与你预期不符的情况,不要怀疑,割肉就行了。离场观察,等行情重新符合你预期了,再重新入场就行。

    随波顺势

    发表于 2025-8-18 23: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现在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在小级别周期里面经常遇到假突破,你想试图通过一个大级别来确定一个多空的方向,然后在小级别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向入场,想要通过所谓的双周期共振来提高正确率,但其实这是毫无意义的。

    我以前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研究所谓的大小周期共振,多周期共振,试图提高自己交易入场信号的正确率,花了我很多的时间和金钱。

    我那个时候是在研究小时线交易的,但是我经常遇到假突破,所以我就研究通过日线走势来定方向,然后在小时线里寻求同向的信号进行交易。结果实盘交易大半年,我发现收益还没有只看小时线的全部信号执行来的好。

    后来明白了大道至简,单看一个交易周期的效率远远大于多周期,如果你的潜意识里认为双周期共振对你提高胜率有帮助,那么你为什么不试试三周期甚至四周期呢?这样你的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我们知道剃须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虽然你通过大小周期的共振可以过滤掉一些假信号,但是你过滤到这些信号的同时,也把一些大行情的真信号给过滤掉了。

    我们知道市场是不可预测的,你通过大级别确定的一个多空的方向,也仅仅是你的一个假设而已,假如你假设目前大级别处于多头方向,那么你在小级别就只做多,但是万一你大级别假设的方向是错误的呢?

    如果你能通过大级别很准确的确定未来的市场走势,那么你可以完全满仓梭哈,不带止损亏损死扛,因为你确信市场一定会按照你的大级别方向来走的,最终肯定可以走出来的,但实际上不管你用什么样的级别,都仅仅只是一种试错的可能,根本没有谁可以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势。

    顶级的交易高手,他的入场环节的效率都是极高的,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都知道入场仅仅只是一个试错的开始,如果你的入场需要超过10秒才能确定方向,那么你这套交易系统效率就是极低的,如果你同时看两个周期共振来找信号,很明显这种效率没有单周期来的高。

    最后,我自己是只看日线,其他不看。

    野味恒生

    发表于 2025-8-18 23: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是做顺大逆小,对于短线而言,大的基本不看,只有你做哪个周期就看哪个周期,这个才是真理。而在交易中没有什么技术之分,但实际是,一定要有系统,在交易的世界里,你随性,也只是一时能够盈利,但长期下去,必须是系统都能够稳定。那么这个跟自己的操作周期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有些人操作恒指期货,做短线,看的是一分钟。那么30分钟的K线就不用再看了。因为确实是没有必要,一分钟的止损本来也就是很小,谁会想到看到亏损了就用长的周期去扛单,明显这种是不对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次数太频繁。他们不会慎选适当的交易时机。耐心在交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别人说的好,交易就是“等”和“开平仓”。等,等信号,等止盈,等止损。当他们看到市场波动时,就想进场交易,这无异是强迫自己从事交易,而不是居于主动的地位,耐心的等待交易良机。

    superland

    发表于 2025-8-18 23: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好,大级别确定方向,小级别寻找入场点是非常正确的思路,可以说我见过的成功交易员系统都是如此设计。

    首先系统不能单时段,所以多时段系统最佳处理方案就是大小共振,也就是题主问的大时段确定方向,小时段寻找入场。

    以我系统为例,大时段方向确认后,在大级别的关键位置,比如斐波那契位,均线节点,甚至更大时段的同样位置都是关键位,当大时段处于回调关键位置时,小时段出现了大资金入场的形态,那么就可以确立入场。

    罗马假日

    发表于 2025-8-18 23: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小周期结合的思路本身就是个取舍思维!本身就pass了逆大周期方向的机会,那么剩下的就是小周期的开仓问题。

    开仓手法无非是左右侧,不过因为你大周期已经确定了方向,那么小周期就都是右侧交易,进一步来说,这右侧交易可以分成左右侧交易开仓手法!因为你不可能提前知道折返动作的方式和幅度,只能假设和设计预案!这里的左侧开仓手法就是背靠前面走势画出来的静态阻力区间,而这个阻力区间往往不止一个,自然是有所能就必有所不能;而右侧则是折返动作遇阻后启动一波与大周期同向的行情或者最后的一个阻力区间逆转,本质上就是发生了一次资金攻击行为,当然,这是反推出的结论,然后之后的开仓手法就是右侧,即你开仓顺了小周期也顺了大周期方向!

    左侧交易适合用静态阻力区间,右侧交易适合动态阻力区间!

    二月鸟

    发表于 2025-8-18 23: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一个周期,其他周期不过是锐化或者模糊,仅仅是不想缩放当前周期,图省事才去看的。

    交易5分图,就只看5分图。

    交易日图,就只看日图。

    其他周期同理。

    每个周期上面的多空博弈是不同的,你不可能在周线月线看到的信号,你去15分钟进场。

    做周月周期的主力,和做15分钟的主力,根本不是一个主力。

    除非一个严重控盘的标的,否则,正常标的里面,天然的自带长期主力、中期主力、短期主力、超短主力。

    你做不同的周期,你的对手盘是不同的。

    就算不把这个当零和博弈去看待,也知道,但看月球围绕地球转,它是一个椭圆,但你放到大尺度上面,加入太阳,那月球轨迹就是螺旋线。

    你再放大点,加入银河系,你看月球轨迹是啥?

    不同周期,就很难达到一致。

    一个周期都看不好,还好几个周期,相反的信号,你怎么判断?

    看盘都花那么多时间,交易怎么办?

    争分夺秒的交易,允许你在那看半天?

    除非你做周线。



    写在最后,长期看好一个标的,底仓+浮动仓的玩法,那也是根据仓位管理看周期。

    你底仓当然是按大周期进场的,浮动仓切小周期进场。

    互相没有影响。

    这种做法的理由是,没有人能绝对看懂盘面,提高容错率罢了。

    什么手法都可以赚钱,核心只有一个,你怎么做风控。

    无忧

    发表于 2025-8-18 23: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认大方向并且决定参与后,我会先想好进多少仓位,一般来讲,我第一次可能进三成仓。

    我喜欢做多,特别是大宗商品牛市期间,我都是尽量参与多,等待多的机会。

    只有在全球货币市场收紧之后,商品熊市期才考虑做空。

    做多才能赚大钱,做多也更好操作。

    回到问题,就是确定方向之后如何进场,以拿做多为例。

    一般大方向启动前都有特定的图形出现,这个要靠经验,有经验之后一眼就能看出那几种熟悉的图形。

    比较主要的就是震荡区间,底部不断抬高,我会在慢慢收紧的第三个左右震荡底部观察,如果确认了低点没有突破,并且第二天收了一根阳线,我会进三成仓,止损设置在前一天低点。

    如果走势顺利,我会在突破前一浪高点附近再加三成仓,以此类推。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