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评论

0收藏

保持交易弹性有多重要?

 

avatar 金汇 | 113 人阅读 | 18 人评论 | 2025-08-18

当投资人在进行市场行情分析时,势必需要通过一些工具或是理论认知作为辅助,最常见的比如说:技术指标(均线、KD线、MACD……)、绘图指标(趋势线、等距通道、斐波那契、江恩……)、量能数据(成交量、挂单深度表、盘口报价)、理论流派(波浪、道式、威科夫)等,由这些工具可以让投资者知道何时可以进场,但同样也可能演变成严重误导。
今天我们会通过质与量两个角度下去做探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怎样严重的认知偏差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改善。

20241106164835_kgsjo1zsew084.jpg

20241106164835_kgsjo1zsew084.jpg




  • 一套分析技术的“质”在于它的精度,决定精度的主要原因有参数、彼此的相合性、逻辑。
    首先以均线举例来谈谈参数的影响力。参数不同,玩法也不同,有很多种。小参数例如5、12可以用作炒短线;大一点的50、72可以用做趋势判断;更大一些的100、200还可以用来作为多空区间的依据。 但这个参数模型也不能适用在所有商品上,这就会提到相合性的问题了。
    多数品种都会有各自的行情型态。时常走趋势的例如欧美、黄金就与上列参数相合性较高;盘整型态居多的例如瑞朗系列、白银适合的交易模式是在一段区间内执行低买高卖,与上列均线参数的作用,就属于不同的领域,使用上的失误率也会提高。

    20241106164836_rgs4tdshjz485.jpg

    20241106164836_rgs4tdshjz485.jpg

    最后逻辑性的思考在分析的成败上占了很大的比例,如同前列所述均线小参数例如5、12可以用作炒短线,如果把这套参数用来判断多空当然是极为不合理的,就像把200均线用来炒短线一样不合理。每个指标的参数都会有合理的运用方式,不合理的使用就如同摆饰般对于分析结果没有任何帮助。





  • “量”的变数在于技术策略里涵盖的所有分析点。
    举例来说,以均线200作为多空判断:
    (1)KD决定金叉死叉
    (2)K线基本型态等待反转
    (3)江恩判断时间周期
    (4)斐波那契作为距离周期的计算方式
    (5)5个变数分析点。
    分析点的多寡因人而异,但绝对不是多多益善,相信各位读者一定碰过在网上打广告吸引人的图片,如下所示。

    20241106164836_lyptkrzfmhc86.jpg

    20241106164836_lyptkrzfmhc86.jpg

    一张图表内综合了一堆指标,配合上天花乱坠的分析内容,让读者产生一种自己看不懂一定是功力不够,这老师真厉害的错觉。

    光是图中的分析点少说也有10个以上,虽说分析点增加可以提高作单成功率,但是过多的分析点带来的缺点更是致命,进场机会极少、盈利空间严重缩减、杂讯过多折磨人等等,最严重的莫过于进场时机过晚,导致行情其实已经回头了而造成大量不必要的亏损。
    除此之外,进场后面对行情方向也需要保留分析空间,一口咬定行情方向是非常危险的。许多投资人在入场后坚持自己的分析是对的,最后演变成扛单的惨况。一位合格的交易员是不会把分析给说死的,并且在行情出现翻转迹象时会在第一时间调整先前的分析,网上那些高调报价的多数只是虚吹而已,半年过后再来看看还有多少神点位报价还活在市场上。

    20241106164836_ntqxh5lg4zi87.gif

    20241106164836_ntqxh5lg4zi87.gif


    一套成功的技术策略首先必须要先重质再重量。假设单一指标、理论的成效不高,那么结合再多种分析观点也是无用的,反观单一质量好就不需要太多分析观点,可以避免掉过多杂讯与滞后问题。随着分析工具数量的提升,虽然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的结果,同时却带来了更低的弹性空间、更不稳定的讯号,过犹不及都不好。

  •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评论|共 18 个

    与爱同行

    发表于 2025-8-18 23: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至简啊,越是简单的东西越能靠近事物的本质,我一直都是这么觉着的。不过也不是啥都没有就是好的,这个看自己的分析思路咯~~

    烟台古天乐

    发表于 2025-8-18 23: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标不在多,在精

    与爱同行

    发表于 2025-8-18 23: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着,这篇文章的”质“也不怎么样,哈哈哈

    烟台古天乐

    发表于 2025-8-18 23: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标这个东西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去用吧。

    烟台古天乐

    发表于 2025-8-18 23: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交易的弹性,这个想法很新颖,但市场的高压让大多数人弹不起来!

    烟台古天乐

    发表于 2025-8-18 23: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喜欢那种简单粗暴的执行策略,然后慢慢的改,如果一上来整的很复杂我人都要崩溃

    烟台古天乐

    发表于 2025-8-18 23: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选那么多的分析工具,选择一两种自己用的顺手的完全够了的。

    烟台古天乐

    发表于 2025-8-18 23: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品种都会有趋势和震荡的时候啦,这一点也不重要的,盯着一个或几个品种就行了的。

    与爱同行

    发表于 2025-8-18 23: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均线还停留在参数周期上,才是最可悲的。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