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评论

0收藏

十年路上,一念执着(连载),一点交易随感分享

 

avatar 一念执着 | 166 人阅读 | 20 人评论 | 2025-08-18

思考良久,决定尝试性的和一起奋战外汇交易的同仁分享一下个人过往十年外汇交易的一些心得感悟。这其中有过爆仓、有过半年翻好几倍、也有停下过脚步,但一直没有放弃这条路。因此,也有不少我值得庆幸和珍惜的结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可以继续自己的兴趣---交易为生。

靠手艺吃饭,算是我自己的一个目标。如同中国50年代,大家认为商人都是投机倒把分子一样,到现在还有不少朋友认为我不务正业,好在我老婆终于接受我不是投机分子了。电视里面演的,应该只有价格的跌宕起伏是真实写照,而现实中,交易员其实跟“码农”的差别不大,需要的都是兢兢业业,坚持下来,或许运气好就能有那么一点点结果,勉强还能吃饱饭。

毕业之后在外汇行业中一流企业的工作经历,也让我更加看清了整个行业的生态。从卖方到买方,从国外到国内,从投行、PB、LP到代理甚至个人。很多东西没有听起来那么冠冕堂皇,也有很多东西没别人说的那么简单。接触得越多,越有一种靠天吃饭的无力感,这也是我最终选择辞职走自己的路的重要原因。

希望把自己的经历、心得和坛子上各位分享一下,或许对于都是在路上的大家会有更多的共鸣,相互交流共勉。我会采取一种分享+实验的方式,穿插连载我个人过往领悟,以及从今天开始的临时的交易想法,在此之上可能的进一步的领悟,或许会颠覆我原来的认知,也或许会加强我之前的认知。厚着脸皮,学学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书中后半部的方法。

1.  交易的“圣杯”

交易有圣杯吗?我想这是所有追寻交易的人都在努力寻找的一个答案。刚开始接触外汇是因为我是学金融的,听了currencies这门课程,当时是我们学院的院长老教授授课。典型的英国老头,个子瘦高,眼眶较深,头发几乎变白,穿着一套有时候看起来会显别扭的深色西装,操着一口浓厚的伦敦腔。一堂课下来,我只是觉得比银行学的巴塞尔协议更有趣一些,不用去记那些资本充足率。当然,这是用人类启蒙以来一贯的科学方法了解了“外汇市场”这个东西,以及一大堆的spot rate, forward rate, options。

2006年夏天,闲来无事开了一个美国知名外汇经纪商的账户(这里避免被版主说打广告,就不提名字了),傻不拉几的入了1000美金,稀里糊涂就开始交易了。当年美联储主席还是格林斯潘,英镑兑美元还在2.0000。

跟大部分人一样,刚开始我只是想赚钱,之后痴迷技术,再是追逐策略、建模,直到2014年,我回过头去,才发现,或许交易其实是一种态度,对市场、生活、客观世界的态度。这一路折腾,从各种论坛帖子,到各种技术分析的书,再到matlab这些建模工具也都有了了解。看来真是生命在于折腾。

所以交易是否有圣杯?“股票做手回忆录”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讲述利弗莫尔自己交易生涯的自传,我最近一次读是在2016年初。整本书几乎没有说操作技术,也没有提到任何所谓制胜法宝,反倒在不断总结归纳利弗莫尔长期观察和历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简单的说,谈的是思考和面对问题的方式,和面对不确定的勇气、决心。我在这次读到三分之二时,突然脑子里面跳出来了我对“圣杯”自己的答案,“如果有,那只会是交易者自己。”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评论|共 20 个

归于平镜

发表于 2025-8-18 23: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106164854_fy34ontv21r98.png

20241106164854_fy34ontv21r98.png

归于平镜

发表于 2025-8-18 2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的帖子,感触颇多,前期一无所知的盲目入场,到现在仍然不是很明白,控制不住重仓的心。不知你现在仍在交易么?

归于平镜

发表于 2025-8-18 23: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楼主还在不在外汇市场

归于平镜

发表于 2025-8-18 23: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圣杯,只有水杯。

归于平镜

发表于 2025-8-18 23: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楼主周末出来聊聊天

归于平镜

发表于 2025-8-18 23: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好的文章多谢分享

归于平镜

发表于 2025-8-18 23: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易就是一种态度

归于平镜

发表于 2025-8-18 23: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见绝世高手了

归于平镜

发表于 2025-8-18 23: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了吧,来兴致是慢慢看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