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评论

0收藏

恐慌情绪又来了......

 

avatar 互联网催化剂 | 150 人阅读 | 12 人评论 | 2025-08-18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4月份:

CPI同比+0.1%(前值+0.7%),环比-0.1%(前值-0.3%)。

PPI同比-3.6%(前值-2.5%),环比-0.5%(前值0%)。

20241106190104_bzao4utdycz1217.png

20241106190104_bzao4utdycz1217.png


中国CPI(同比)1987年-至今

4月份的CPI同比快为负了,最近一段时间,“通缩”这事被广泛讨论,具体情况怎么样,大家自己感受。

刚才公布的美国PPI数据也是超预期的同环比下降,内外需俨然是比较疲软的,在全球经济周期下行、逆全球化加速、地缘政治不稳定的阶段,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不理想的阶段,靠什么让大家去像以前那样消费呢?(看看居民存款量)

能每月正常把房贷还了,有班上,家庭每月收入不下滑就不错了.......

本周截止到发文,中美的CPI、PPI都发布了(我国社融数据今天也发布了),然而相关数据发布后,大宗商品的恐慌气息扑面而来,相信今天大家也感受到了。
你们可以去看看大宗商品的价格(尤其是国内的大宗商品)齐刷刷地一片绿。

20241106190104_hg5amvsf5k41218.png

20241106190104_hg5amvsf5k41218.png

文华商品指数已经跌破近期的低点了,跌回到了2021年2月的水平了。恐慌情绪又来了......?

20241106190104_vpvr3lfc1rj1219.jpg

20241106190104_vpvr3lfc1rj1219.jpg

个人今天进行了减仓操作(我的金银底仓价位非常低,把近期增仓的多单出掉了),降低仓位,等待情绪的发酵、消散然后再次开席(吸),接下来注意降低仓位,控制风险......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评论|共 12 个

流年絮语

发表于 2025-8-18 23: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M2和社融数据其实也反映出,咱们正在努力拉动内需,但是CPI来看居民端的感受很弱,这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就业、尤其是消费主力军的青年人群就业情况不理想,导致收入不行从而影响消费;另一方面,过往几年加上当下的国际经济环境,大家的保守心态已经形成,而且在逐渐巩固,这会让居民消费更加保守。
这两点叠加,内需其实也很难会有特别大的起色,但现在就是全球风险出清的阶段,只要不爆大雷、不引发大面积系统性风险就已经很好了。全员倒退的年代,只要能停在原地,就是领先了。

流年絮语

发表于 2025-8-18 23: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CPI同时公布,一个通胀回落、一个通胀很弱。

流年絮语

发表于 2025-8-18 23: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弃幻想,通缩已至。应该说这个月的CPI 0.1%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低,本人一向是极度看空者,但这种断崖式下跌的速度还是超过了想象。

流年絮语

发表于 2025-8-18 23: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份CPI出来了,同比涨幅已经只有0.1%了。
很多人说这是通缩来了,但我认为,现在离通缩还有比较远的距离。
我们现在是在滞涨期间。
如果说是通缩的话,外面的所有物价,都会下降,不管是汽车,还是我们去饭店吃饭,以及住宿等等的价格,都会下跌,尤其是酒店住宿的价格,如果通缩了,会跌的非常明显。
但是现在大家看看外面,酒店餐饮的价格,根本没有出现下跌。
只是说那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了下跌,但是生活用品,价格都没有跌,大家去超市看看现在火腿肠、方便面、水果等等的价格,是不是都上涨了?
目前是属于滞涨,也就是,收入不涨,但是人们每天所需的必需品,价格却上涨了。

流年絮语

发表于 2025-8-18 23: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如何看黄金了?我总感觉未来黄金会渐渐脱离货币属性,但是这一波黄金走的看不懂。

流年絮语

发表于 2025-8-18 23: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降息已经降了,就是没有用,M2都两位数了,货币传导机制不畅,得先金融体制改革,猴年马月的事了

流年絮语

发表于 2025-8-18 23: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胀通缩两相比较,资本大佬们更喜欢通涨。

流年絮语

发表于 2025-8-18 23: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能做些什么呢
多攒钱存银行么

流年絮语

发表于 2025-8-18 23: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方面,2023年4月出口2.02万亿元,增长16.8%,进口1.41万亿元,下降0.8%。贸易顺差飙升到6184.4亿元,同比暴涨96.5%。说明中国的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上极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国内CPI持续低位运行,同比仅上涨0.1%,环比还跌了0.1%。则说明这种产业优势的收益以一种极不平衡的方式在国内进行分配,或者说正是这种不平衡的分配方式导致了无与伦比的全球竞争力。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