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评论

0收藏

索罗斯投资哲学——反身性理论的正反应用

avatar 吃火锅的企鹅 | 99 人阅读 | 8 人评论 | 2025-08-18

提及索罗斯,金融市场的业内投资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成功主要是其哲学思维的先进性,因为他有一套反身性理论,并且将其运用的得心应手。

这套理论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一套开放系统,它要求的是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在“动态”和“反馈”中不断地调整,这样指导未来才能“与行情俱进”。索罗斯《金融炼金术》的核心就是“动态”和“反馈”。


20241106215754_oextfeotfau1967.png

20241106215754_oextfeotfau1967.png


一、反身性理论——索罗斯的哲学

反身理论,简单来说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的关系是:投资者根据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二者不断地相互影响。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掌握到完整资讯,再加上投资者同时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到其认知,令其对市场产生“偏见”。

如果你相信A股市场现在是牛市,作为投资者,你的认知就会参与到牛市形成的过程中间,这就是索罗斯所说的——股票的市场价格是一个历史过程中的一部分。

在索罗斯的理论体系中,没有一个静态的均衡,只有“动态”和“反馈”,任何一个时点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序列的一个截面。你如果理解这个序列,那么不管市场在哪个位置,你自然就能做好投资决策。

所谓反身性理论,是指参与者的意识决定了未来的走向,而未来会因为个体的当前决策而不同。世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找到动态变化中的规律才是投资哲学思维的高阶。

二、反身性理论的应用例子

下面两个案例可以很好说明“动态”和“反馈”这个反身性理论到底是如何“炼金”的。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60年代多元化经营潮流的例子。

上个世纪60年代的后期,随着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美国的企业界开始兴起了一股多元化经营的浪潮。风险分散增加价值是一个主流偏向,也就是市场上各种倾向性的观点互相抵消以后,最后占主导的观点。多元化经营是基本趋势。正偏向即多头市场,而负偏向则是空头市场。



在风险分散增加价值这么一个主流偏向下,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就开始产生市场溢价。所以一个公司只要宣布自己收购其它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股价就会开始上涨,而索罗斯就把这个定义为“实现价格”。

索罗斯认为基本趋势、主流偏向和实现价格,这三个变量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互相加持的过程中间。正向的反馈会形成繁荣,负向的则形成萧条。

如果三个变量开始进入反馈过程,就是入场赚钱的时间。索罗斯当时意识到,多元化集团公司溢价这么一个反馈的机制已经开始形成了,所以决定全力地进入这个市场。

当时,市场上很多公司想方设法地去收购其它的公司,把自己包装和转型成集团公司。然后市场就对它们的决定抱以一个正向的反应,而股价就开始上涨。股价的上涨就使得企业有更多的钱去进行收购,这样又使得被收购的标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这样下来以后,整个市场对多元化增加价值的预期就更加地强烈,然后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更多的企业就蠢蠢欲动地要加入到这个游戏中间,而同时市场上其他的参与者,像什么事务所去帮着进行各种会计、审计的处理,使得账面更加好看。基金经理们纷纷地重仓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分析师不断地唱多,学术圈也进行了各种研究证明多元化经营的好处。

这些都是反馈里面的一个部分,也促使了价格进一步上涨。那么在这个市场上的玩家自然赚得盆满钵满。索罗斯的策略,让他完美地抓住了这一次正反馈的机会。

但是索罗斯也意识到,这个反馈机制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预期,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主流偏见,它在里面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你必须依靠越来越强的主流偏见,所以负向加强的反馈机制就变得越来越脆弱。现在只要出现一点点的反面信息,就可以中断,甚至扭转这个反馈。

后来到了60年代后期的时候,就逐渐有人意识到,多元化的溢价已经超负荷地运转了。索罗斯这个时候就开始撤出这个市场。随着某一次收购行为的失败,市场的价格就开始下降,主流的偏向转向,然后下降的趋势反而进入了一个自我强化的程序,市场就从繁荣转入了萧条。但是索罗斯又完美地躲过了。

这是索罗斯利用正的反身性,赚取巨额利润的一战。

第二个例子是,他在1997年狙击泰铢,在亚洲金融市场掀起腥风血雨的战役。其实这里的原理也是一样的,他只不过就是利用了负的反身性。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亚洲四小龙”起飞,全球就出现了一种认知——“东亚奇迹”。这么强大的认知在市场上就加速了对这些市场的乐观预期,导致这些国家的币值不断地创出新高。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索罗斯仔细分析之后,认为正反馈的机制进入了一个非常脆弱的阶段,只要市场有足够强的负面信号,就可以中断这个过程,转入一个负反馈。

于是,他就选了最脆弱的泰铢下手,募集了数百亿美金,开始做空泰铢。有一天甚至让泰铢的下跌幅度超过了17%。这么一个强的信号就使得市场的正反馈不但被打断,反而迅速地转向,形成了负反馈,市场上形成了恐慌性的抛售。预期从“乐观”转为“悲观”,甚至转为“超级恐慌”。泰铢的失守继而导致了市场对整个东南亚货币的预期扭转,短短几个月,负反馈迅速地蔓延开来,形成了一个多米诺骨牌的形式。索罗斯从这个负反馈机制中赚取了上百亿美金。

三、反身性理论的启示

从以上案例可一斑窥豹,“市场”在索罗斯的投资哲学里从来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变化,互相反馈”的演变过程——他投资的成就,都是基于对这样一个“演变过程”的深刻理解。

无论在什么时点上,市场总是会显出一定的偏向的,而且这种偏向会影响到它预期的事件。市场的观点和市场价格是一个内生的关系,价格被观点倾向所塑造,观点和倾向被价格所加强或改变。

所以对个人来讲,投资是要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在我们决策的过程中间,其实我们特别容易陷入一个静态分析的窠臼。我们真正要分析的是,市场动态演化的可能方向。






既然市场是动态的,那么所有静态的分析有何意义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静态均衡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动态演化的出发点。有了出发点,才知道动态从何开始,然后运用反身性原则来作出判断。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评论|共 8 个

130鲍尔交易

发表于 2025-8-18 22: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画重点了:静态均衡其实只不过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动态演化的出发点而已,而不是全部。

伟宸

发表于 2025-8-18 22: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跟哲学有关系,但也不是说就是有了它才成功的,没有这些年的资本全球自由流动,他怎么去施展拳脚呢

吊炸天

发表于 2025-8-18 22: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上大多数的技术分析,基本上都是静态的分析,而事实上市场是动态的市场,只有动态的分析才是最符合市场要求的,所以说,反身性理论,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Offshore

发表于 2025-8-18 22: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正向的反馈实际就是顺势而为,而负的反馈实际就是拐点投资。

辞酒酒

发表于 2025-8-18 2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空泰铢这种不算是负反馈吧,感觉这里的负没多大意义,也就是趋势一旦起来了就进入循环加速了

伟宸

发表于 2025-8-18 22: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交易的本质是资金的流向问题,而资金的流向是交易者对市场解读之后的思想反馈,每个交易者对市场理解的层次不同,这就造成了市场的波动,所以,动态才是市场的常态,这套理论之所以能够帮助索罗斯成就霸业,主要就是没有固话模式,开放性反而更加适合市场。

130鲍尔交易

发表于 2025-8-18 22: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比如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索罗斯不过是碰巧在这个点上做空而已。

伟宸

发表于 2025-8-18 22: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身理论也不是索罗斯的首创,只是他把它运用在金融交易上面,借着自己的成功,才让理论神乎其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