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美国和欧洲的制裁措施,是针对俄罗斯经济及俄罗斯总统普京身边的亿万富豪们,这场制裁规模是空前的。那么随即而来的疑问,解除制裁的措施有哪些?
20241107145143_2od5xryqwlh746.jpg
一、没有考虑退路的制裁措施
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几乎每天都有,包括俄罗斯央行和俄国航空,美国的重心是要尽可能地造成更多的麻烦,以减慢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脚步。这些制裁举措范围之广,美国与其他国之间的协作之密切,使得部分人开始担心,美国政府有没有充分考虑好如何结束这场“制裁战”。
在美的拜登支持者在社交媒体中提出反问,“拜登政府似乎犯下了制裁事件中常犯的错误——制裁成为了纯粹惩罚俄罗斯和表明美国态度的手段,但对普京和俄罗斯的实质目的并未得到多大的效果,反而让美国处在被动的位置,更棘手的是美国将面临‘除非普京下台,否则这场经济制裁很难收场’的局面”。
20241107145143_odieppwuour747.jpg
理论上,对于被制裁对象,应该是提出制裁方的条件,比如,应该是让普京撤出军队。但如今战役已经打响,问题就更为复杂了。即使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有所缓和,美国政府还需要采取哪些行动才能重获信任?对普京而言,除了彻底投降,有什么能够保全颜面的措施是美国及其盟友可以接受的吗?俄罗斯商业巨头仅仅是断绝与普京的关系就足够了吗?还是必须要有更多行动?
所有这些问题的利害筹码均因俄罗斯是核大国而被放大。
二、制裁可能让俄罗斯强大
即使一些共和党官员也承认,制裁展示了强硬态度,但拜登团队的经济举措开始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不安,因为似乎没有人在考虑长期后果,也没有人考虑普京可能会如何回击而非让步。
制裁措施的部分力量在于它是一种威胁,美国早先曾发誓,如果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则将付出“迅速并惨重的代价”。但在匆忙采取果断行动的过程中,拜登政府同样面临着风险,忽视了过去数十年来的教训:在缺乏其他政策措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可能会让美国人连带受苦,甚至是到了无路可退的境地。
20241107145144_mb2vwof2uzf748.jpg
从过去的制裁事件来看,历任美国总统在位时对其他国家采取的制裁措施有增无减,反而制裁结果收效甚微,比如,古巴、朝鲜、叙利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政权都是在经济禁运的环境下依然屹立不倒。
在拜登的国情咨文演讲中,他大谈特谈卢布暴跌和俄罗斯股市缩水40%,表述了美国拒绝妥协、主张直接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制裁措施是可行的。但并没有提及美国如何结束这场冲突,并且拜登拒绝派军乌克兰,我们认为,拜登是把制裁当做打击俄罗斯的主要途径。
在近期的发言中,拜登说道,“他(普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市场认为,新举措有包括对能源出口施加制裁,以此剥夺俄罗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我们认为,拜登此举的概率不大,如果制裁俄罗斯的能源,不仅是重度以来俄罗斯的欧洲遭殃,美国国内高油价会使得高通胀更难以应对。作者杰弗里·斯科特的《反思经济制裁》这本经典之作,讲述了制裁作为政策工具的局限性,引用斯科特书中的一段话,“制裁总是存有风险,如果把一个强大的领导人逼到墙角,他是会强烈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