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测盈利EA]
【ICT策略EA和ICT指标 国外机构专用】国外机构大户都在用的策略
设置 ICT_Supply_Demand_Indicator 的输入参数时,建议根据您的交易风格、市场条件和风险偏好进行优化。以下是一些参数的推荐设置及其调整建议,结合当前日期(2025年6月21日)及市场情况(假设市场波动性适中),供您参考。这些设置可以作为起点,并需通过回测和实盘验证来进一步调整。
关键输入参数建议
供需有效K线数量 (供需有效k线数量)
推荐值: 50
建议: 默认值50适合大多数时间框架(如H1、H4)。如果您交易的是高波动性市场(如XAU/USD),可以增加到60-80,以捕捉更多历史数据;如果是低波动性市场(如EUR/USD),可减至30-40。
理由: 控制供需区回溯的K线数量,影响区域的识别范围。
ATR指标周期 (ATR指标周期)
推荐值: 14
建议: 默认值14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如果市场波动较大,可尝试10-12;若市场较平稳,可增加到20-25。
理由: ATR用于计算供需带宽,反映市场波动性,周期设置影响区域的宽度和灵敏度。
供需带宽 (供需带宽)
推荐值: 0.50
建议: 根据资产的点值调整。XAU/USD等高波动性产品可增加到0.75-1.0;低波动性产品(如EUR/USD)可减至0.30-0.40。
理由: 控制供需区的宽度,太窄可能导致频繁突破,太宽可能忽略关键区域。
快参数大小 (快参数大小)
推荐值: 3.0
建议: 保持3.0-4.0,适合快速识别短期分形。对于短周期(如M15、M30),可略微减至2.5。
理由: 影响快速分形的灵敏度,值越小越敏感。
慢参数大小 (慢参数大小)
推荐值: 6.0
建议: 保持6.0-8.0,适合确认长期分形。对于长周期(如H4、D1),可增加到10.0。
理由: 影响慢速分形的识别范围,值越大越稳健。
区域填充 (zone_solid)
推荐值: true
建议: 保持true以便直观查看区域。若图表过于杂乱,可设为false。
理由: 填充区域便于识别供需区边界。
区域边框宽度 (zone_linewidth)
推荐值: 1
建议: 保持1-2,过宽可能遮挡K线。
理由: 控制区域边框的视觉清晰度。
显示区域标签 (zone_show_info)
推荐值: true
建议: 保持true,便于查看入场、止损和止盈信息。若标签过多,可设为false。
理由: 提供交易参考信息。
合并重叠区域 (zone_merge)
推荐值: true
建议: 保持true,避免重复区域干扰。
理由: 优化区域识别,减少冗余。
启用警报 (zone_show_alerts)
推荐值: false
建议: 初次使用设为false,熟悉后可设为true并调整警报冷却时间。
理由: 避免频繁警报干扰交易决策。
警报冷却时间 (zone_alert_waitseconds)
推荐值: 300
建议: 保持300秒(5分钟),若市场波动大可增加到600秒。
理由: 防止重复警报,适合当前时间框架。
其他设置建议
字体设置 (BaseFontSize, Text_font): 保持默认值8和“微软雅黑”,确保标签可读性。
颜色设置: 根据个人喜好调整,但建议保持默认颜色方案以便区分强弱区域。
使用全局变量 (SetGlobals): 设为true,以便与其他EA(如您提供的 ICT_Supply_Demand_Trader)共享数据。
优化步骤
回测验证: 在MetaTrader 4的策略测试器中,使用历史数据测试不同参数组合,观察供需区识别的准确性和交易信号质量。
实盘观察: 在模拟账户中运行,记录参数在当前市场(2025年6月)下的表现,尤其是亚洲时段(当前04:04 AM PDT为亚洲市场开盘前,波动可能较低)。
调整时间框架: 根据交易周期调整参数,例如M15使用较小快/慢参数,H4使用较大参数。
结合EA使用: 确保与 ICT_Supply_Demand_Trader 的参数(如 EntryBufferPoints, Zonetimes)匹配,以优化入场和风险管理。
注意事项
市场条件: 当前时间为亚洲时段初期,波动性可能较低,建议优先关注H4或D1周期的供需区。
风险提示: 如指标描述所述,市场有风险,请量力而行,并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使用。
如需更具体的优化建议,请提供您的交易品种(如EUR/USD、XAU/USD)和偏好时间框架,我可以进一步细化参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