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狐能诗者,见于传记颇多;狐善画则不概见。海阳李丈硕亭言:顺治、康熙间,周处士 薄游楚豫。周以画松名,有士人倩画书室一壁。松根起于西壁之隅,盘拏夭矫,横径北壁,而纤末犹扫及东壁一二尺;觉浓阴入座,长风欲来。
置酒邀社友共赏。方攒立壁下,指点赞叹,忽一友拊掌绝倒,众友俄亦哄堂。盖松下画一秘戏图,有大木榻布长簟,一男一妇,裸而好合;流目送盼,媚态宛然。旁二侍婢亦裸立,一挥扇驱蝇,一以两手承妇枕,防蹂躏坠地。乃士人及妇与媵婢小像也。哗然趋视,眉目逼真,虽僮仆亦辨识其面貌,莫不掩口。士人恚甚,望空指划,詈妖狐。忽檐际大笑曰:“君太伤雅。曩闻周处士画松,未尝目睹。昨夕得观妙迹,坐卧其下不能去,致失避君,未尝抛砖掷瓦相忤也。君遽毒詈,心实不平,是以与君小作剧。君尚不自反,乖戾如初,行且绘此像于君家白板扉,博途人一粲矣。君其图之。”盖士人先一夕设供客具,与奴子秉烛至书室,突一黑物冲门去。士人知为狐魅,曾诟厉也。众为慰解,请入座;设一虚席于上。
【翻译】
狐精能作诗的,许多传记都有记载;善于作画的狐精,就不多见了。海阳人李硕亭先生说:顺治、康熙年间,书生周 游历湖北、河南一带。周 以画松著名,有个读书人请他在书房一面墙上作画。周 画的松树根部在西墙一角,枝干盘延而上,伸展到北墙,而树梢还占了东墙一二尺的地方;只觉得满座浓荫,似乎远远有风吹来。
士人备了酒肴,请朋友来一起欣赏。大家正围着画站在墙下,指点赞叹,忽然一人拍掌笑弯了腰,随即朋友们都哄堂大笑。原来松树下还画着一幅男女淫乐的画图,一张大木床上铺着长长的竹席子,上面有一男一女,赤裸裸交合;眉目含情,媚态逼真。旁边两个婢女也裸体站着,一个摇扇子赶苍蝇,一个双手托住女人的枕头,防止枕头被挤压揉搓掉到地下。这是读书人和妻子、婢女的画像。大家哄笑喧哗走近去仔细看,只见人像的面目十分逼真,即使仆人们看了也能认出画中人是谁,于是莫不掩口而笑。这位读书人十分愤恨,对着空中指指点点,痛骂狐精作怪。忽然房檐处有人大笑道:“你太不文雅了。从前我听说周先生画松出名,没有亲眼见过。昨晚得以观赏他的画,坐卧在画下舍不得离去,没来得及避你,我也未曾抛砖扔瓦惹你。你突然就破口大骂起来,我心中实在不平,因此和你开个小玩笑。你不自我反省,还像昨天那样粗暴无礼,那么我将这种像画在你家白板门上,叫路人也笑笑。你还是想想吧。”原来士子昨晚准备请客的用具,和奴仆点着蜡烛来到书房,突然有个黑色的东西冲开门跑了。士子知道是狐魅,曾经大骂了一通。这时大家都来说情,请狐精入座;在上座设了一个虚位。
【原文】
不见其形,而语音琅然;行酒至前辄尽,惟不食肴馔,曰:“不茹荤四百馀年矣。”濒散,语士人曰:“君太聪明,故往往以气凌物。此非养德之道,亦非全身之道也。今日之事,幸而遇我,倘遇负气如君者,则难从此作矣。惟学问变化气质,愿留意焉。”丁宁郑重而别。回视所画,净如洗矣。
次日,书室东壁忽见设色桃花数枝,衬以青苔碧草。花不甚密,有已开者,有半开者;有已落者,有未落者;有落未至地随风飞舞者八九片,反侧横斜,势如飘动,尤非笔墨所能到。上题二句曰:“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按,此二句,初唐杨师道之诗。 不署姓名。知狐以答昨夕之酒也。后周处士见之,叹曰:“都无笔墨之痕。觉吾画犹努力出棱,有心作态。”
景城北冈有玄帝庙,明末所建也。岁久,壁上霉迹隐隐成峰峦起伏之形,望似远山笼雾。余幼时尚及见之。庙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画工以墨钩勒,遂似削圆方竹。今庙已圮尽矣,棋道士不知其姓,以癖于象戏,故得此名。或以为齐姓误也。棋至劣而至好胜,终日丁丁然不休。对局者或倦求去,至长跪留之。尝有人指对局者一着,衔之次骨,遂拜绿章,诅其速死。又一少年偶误一着,道士幸胜。少年欲改着,喧争不许。少年粗暴,起欲相殴。惟笑而却避曰:“任君击折我肱,终不能谓我今日不胜也。”亦可云痴物矣。
【翻译】
不见狐狸的身形,而它说话声宏亮;酒到跟前就干了,但是它不吃菜肴,说:“有四百年不吃荤了。”临散去的时候,狐狸精对士子说:“你太聪明了,所以往往盛气凌人。这不是修养德行的方式,也不是保全自己的方式。今天的事幸好遇见了我,如果碰上脾气大得像你一样的狐精,灾难就从此发生了。只有留心学问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希望你在这方面多下功夫。”狐精郑重地叮嘱完告别走了。再看墙上,那幅秘戏图已经消失了,像洗过一样。
第二天,书房的东墙上,忽然画了几枝艳丽的桃花,衬着青苔碧草。花不很密,有已经开的,有半开的;有已经落下的,有未落的,有八九片落下还没落到地上的,随风飘舞,花瓣反着侧着横斜飘逸,好像在空中飘动,这尤其不是笔墨所能表现出来的。上面题了两句诗:“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按,这两句是初唐杨师道的诗句。 没有署姓名。知道是狐精为答谢昨夜的酒宴所作。后来周 见了这幅画,赞叹道:“一点儿都没有笔墨的痕迹。让我觉得我的画还有尽力经营、有心作态不自然的地方。”
景城北面的山冈上有座玄帝庙,是明末建造的。由于年代久远,庙堂的墙壁上出现了霉斑,这些霉斑形成了隐隐约约的峰峦起伏的形状,看上去像是笼罩着烟雾的远山。我小时候还曾亲眼见过。庙中的住持棋道士不喜欢这样阴晦暗淡的色调,就让画工用笔墨勾勒渲染,就像把方竹削圆了一样煞风景。如今,这座庙早已坍塌废弃了,棋道士这个人,谁都说不上他的姓名,因为他酷好下象棋,因而得了这个名号。有人认为是姓齐,误为棋字。棋道士的棋术极差却极其逞强好胜,终日叮叮当当下个没完。有时候棋友累了想走,他拼命挽留,甚至跪下来一再恳求。曾经有个人为他的对手支了一着棋,他对人家恨之入骨,暗中写了符咒,咒人家赶快死。还有一次,一个年轻人错了一着,道士侥幸获胜。年轻人想悔棋,他吵吵嚷嚷坚决不答应。那个年轻人性情粗暴,站起身来要打他。他一边躲闪一边笑着说:“即便你打断了我的胳膊,你也不得不承认我今天赢了你。”这个道士真称得上是棋痴了。
【原文】
酒有别肠,信然。八九十年来,余所闻者,顾侠君前辈称第一,缪文子前辈次之。余所见者,先师孙端人先生亦入当时酒社。先生自云:“我去二公中间,犹可著十馀人。”次则陈句山前辈与相敌,然不以酒名。近时路晋清前辈称第一,吴云岩前辈亦骎骎争胜。晋清曰:“云岩酒后弥温克,是即不胜酒力,作意矜持也。”验之不谬。同年朱竹君学士、周稚圭观察,皆以酒自雄。云岩曰:“二公徒豪举耳。拇阵喧呶,泼洒几半,使坐而静酌则败矣。”验之亦不谬。后辈则以葛临溪为第一,不与之酒,从不自呼一杯;与之酒,虽盆盎无难色,长鲸一吸,涓滴不遗。尝饮余家,与诸桐屿、吴惠叔等五六人角,至夜漏将阑,众皆酩酊,或失足颠仆,临溪一一指挥僮仆扶掖登榻,然后从容登舆去,神志湛然,如未饮者。其仆曰:“吾相随七八年,从未见其独酌,亦未见其偶醉也。”惟饮不择酒,使尝酒亦不甚知美恶,故其同年以登徒好色戏之,然亦罕有矣。惜不及见顾缪二前辈,一决胜负也。端人先生恒病余不能饮,曰:“东坡长处,学之可也,何并其短处,亦刻画求似?”及余典试得临溪,以书报先生,先生覆札曰:“吾再传有此君,闻之起舞,但终恨君是蜂腰耳。”前辈风流,可云佳话。今老矣,久不预少年文酒之会,后来居上,又不知为谁矣。
高官农家畜一牛,其子幼时,日与牛嬉戏,攀角捋尾皆不动。牛或嗅儿顶、舐儿掌,儿亦不惧。稍长,使之牧。儿出即出,儿归即归,儿行即行,儿止即止,儿睡则卧于侧,有年矣。一日往牧,牛忽狂奔至家,头颈皆浴血,跳踉哮吼,以角触门。儿父出视,即掉头回旧路。知必有变,尽力追之。至野外,则儿已破颅死;又一人横卧道左,腹裂肠出,一枣棍弃于地。审视,乃三果庄盗牛者。 三果庄回民所聚,沧州盗薮也 。始知儿为盗杀,牛又触盗死也。是牛也,有人心焉。
【翻译】
有特别能饮酒的人,确实是这样。八九十年来,我所听说的,顾侠君前辈算第一,缪文子前辈是第二。我所看见的,已故老师孙端人先生也够入当时的酒社。孙先生曾说:“在我和顾、缪二人之间还可以排上十几个人。”其次是陈句山前辈和他相匹敌,但是他的酒量不著名。近些年路晋清前辈称第一,吴云岩前辈也跃跃欲试和他争胜。路晋清说:“吴云岩酒后更加温和安静,这是因为不胜酒力故意矜持。”果然不错。同年朱竹君学士、观察使周稚圭都以豪饮自居。吴云岩说:“这两人只是豪举罢了。举着杯子猜拳喧嚷,酒已经泼了大半,如果让他们安安静静喝就不行了。”也确实这样。后辈当中以葛临溪为第一,不给他酒,他从不主动要;给他喝,即使是一盆也没有为难的样子,就像巨大的鲸鱼吸水一样,一滴也不剩。他曾经在我家,和诸桐屿、吴惠叔等五六人拼酒到天快亮了,其他人都酩酊大醉,有的失足摔倒,葛临溪指挥僮仆把这几个人搀扶上床,然后从容地上车走了,就像没喝酒一样。他的仆人说:“我跟随他七八年,从没有看他独自喝过酒,也没有看见他醉过。”喝酒从来不选择,叫他尝酒也不大知道好坏,所以他的同年进士用“登徒子好色娶丑女”的故事来取笑他,他这样的酒量是少见的。可惜没有赶上顾、缪两位前辈,一决胜负。孙端人先生经常埋怨我不能喝酒,他说:“苏东坡的长处学了是可以的,怎么连他的短处都要刻意相似呢?”我主持科考录取了葛临溪,写信给孙先生,先生回信说:“我的再传弟子中有这样的酒量,我听到也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是还是遗憾你这个中间的人不会喝酒。”前辈性格风流潇洒,可称得上是佳话了。现在我年纪老了,很久没有参加年轻人论文品酒的集会,酒力后来居上的人,又不知道是哪一位了。
高官的农民家里养了一头牛,他儿子小时候,天天和牛玩耍,攀牛角拉牛尾,牛都不乱动。有时这头牛嗅嗅孩子的头,舐舐孩子的手,孩子也不怕。孩子长大了一些,家里叫孩子去放牛。孩子出门,牛跟着出门;孩子回家,牛跟着回家;孩子走,牛就走;孩子停,牛就停;孩子睡下,牛就躺在旁边,这样有几年了。有一天,孩子去放牛,忽然那头牛狂奔回家,牛头牛颈都沾满鲜血,又跳又叫,还用牛角撞门。孩子的父亲出来看时,牛又回头向原路跑去。孩子父亲知道一定出事了,就极力追赶。到了野外,看见孩子脑袋破裂死了:又有一个人横卧在路边,肚子开裂,肠子流出来,一根枣木棍丢在地上。仔细一看,原来是三果庄的偷牛贼。 三果庄是回民聚居的地方,是沧州的强盗窝 。孩子父亲这才知道,孩子被强盗杀死,牛又把强盗顶死了。这头牛,是有人的心肠的。
【原文】
又西商李盛庭买一马,极驯良。惟路逢白马,必立而注视,鞭策不肯前。或望见白马,必驰而追及,衔勒不能止。后与原主谈及,原主曰:“是本白马所生,时时觅其母也。”是马也,亦有人心焉。
余八岁时,闻保母丁媪言:某家有牸牛,跛不任耕,乃鬻诸比邻屠肆。其犊甫离乳,视宰割其母,牟牟鸣数日。后见屠者即奔避,奔避不及,则伏地战栗,若乞命状。屠者或故逐之,以资笑噱,不以为意也。犊渐长,甚壮健,畏屠者如初。及角既坚利,乃伺屠者侧卧凳上,一触而贯其心,遽驰去。屠者妇大号捕牛。众悯其为母复仇,故缓追,逸之,竟莫知所往。时丁媪之亲串杀人,遇赦获免,仍与其子同里辍6℃凉是跃偈鞘挛??俏#?鞒鸩豢舍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