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墨子 明鬼 查看内容

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旦暮以为教诲乎天下,疑天下之众,使天下之众皆疑惑乎鬼神有无之别,是以天下乱。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当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以为将不可以不明察此者也。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已。” 然则吾为明察此,其说将奈何而可?子墨子曰:“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请惑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若是,何不尝入一乡一里而问之?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有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鬼神何谓无乎?若莫闻莫见,则鬼神可谓有乎?”

【原文】

今执无鬼者曰:“鬼神者,固无有。”旦暮以为教诲乎,疑之众,使天下之众皆疑惑乎鬼神有无之别,是以天下乱。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故当①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以为将不可以不明察此者也。既以鬼神有无之别,以为不可不察已。”

然则吾为明察此,其说将奈何而可?子墨子曰:“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请惑②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若是,何不尝入一乡一里而问之?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有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则鬼神何谓无乎?若莫闻莫见,则鬼神可谓有乎?”

【注释】

① 当:像。

② “惑”通“或”。

【翻译】

而现今主张无神论的人说:“鬼神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存在。”从早到晚都用有鬼神来说教天下,使天下人民疑惑,让天下的民众都对鬼神有无的分辨疑惑不解,所以天下就大乱。所以墨子说:“现今天下的王公大人、士大夫、君子们,如果想真心实意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那么对于鬼神的有与无的分辨,我认为不能不做认真的研究和考察。”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了彻底弄清楚这件事,应该怎么说才好呢?墨子说:“要和天下的人一同弄清鬼神的有无这件事,都应该用大众的耳目亲闻亲见的事实为根据。如果确实有人听见了、见到了,那么必定认为鬼神是存在的,如果没有人听到或看到,那么必定认为鬼神是不存在的。假若这样,为什么不曾进入一乡一里去询问呢?从古至今有人类以来,也有人曾见到过鬼神之形,听到过鬼神之声,那么鬼神怎么能说没有?假若没有谁听到、没有谁看到,那么鬼神怎能说有呢?”

上一篇:今执无鬼者言曰:“夫天下之为闻见鬼神之物者,不可胜计也。”亦孰为闻见鬼神有、无之物哉?子墨子言曰:“若以众之所同见,与众之所同闻,则若昔者杜伯是也。”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乘,从数千人,满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弢而死。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著在周之《春秋》。为君者以教其臣,为父者以警其子,曰:“戒之!慎之!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之僭遫也!”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下一篇:子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是以存夫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长贞良也,正长之不强于听治,贱人之不强于从事也。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道路率径,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此其故何以然也?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墨子认为鬼神不仅存在,而且能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 墨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战争频繁,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王公大臣们都争相夺利,于是导致了战事连绵。在这里,墨子所说的“天”和“鬼神”都是按照当时小生产者所要求的公平合理的愿望塑造出来的,他所诚心信奉的上天和鬼神是他所代表的这一社会阶层自身的虚幻的化身,因为当时这一社会阶层还不可能形成自觉的力量,更无从认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痛苦的生活压榨下,在不公平的待遇下,小私有者和手工业者逐渐取得独立的地位,形成一定的社会力量时,他们不能不提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的要求。 在本篇中,他列举古代的传闻、古代圣王对祭祀的重视以及古籍的有关记述,以证明鬼神的存在和灵验。从今天来看,这种宣扬迷信的做法显然是落后而不足取的。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墨子明鬼的目的,主要是想借助超人间的权威以限制当时统治集团的残暴统治。

13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