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墨子 节用 查看内容

新建的宫殿

【事例一】新建的宫殿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隋文帝下诏在岐州之北修建仁寿宫,派杨素监督工程的进行。杨素奏请派前莱州刺史宇文恺作大匠,让记室封德彝为土木监。于是开始大兴土木,削平山峰、填平山谷修建宫殿,高台累榭,曲曲折折、连绵不断。由于修建任务十分繁重,且要求严格,又必须在短期内完成,所以累死了很多劳工。有些人疲劳过度跌倒在地,便被推到坑里用土石埋起来,再筑成平地。因为这座宫殿死去的人数以万计。

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仁寿宫落成。二十九日隋文帝莅临仁寿宫。当时天气十分炎热,服役的人相继死在道路上,杨素把尸体全部焚毁,隋文帝听说之后很不高兴。等到达宫殿之后,看见宫殿如此雄伟壮丽、奢华富丽,隋文帝勃然大怒:“杨素你花尽百姓的钱财、劳力为我修造这座宫殿,这不是让朕与人结怨吗?”杨素听了十分惶恐,生怕遭到惩罚,便赶紧把事情告诉了封德彝。封德彝安慰说道:“你不用担心,等皇后到了,皇上一定会有恩诏。”第二天,隋文帝果然召杨素入宫谈话,皇后慰劳他说:“你知道我们夫妇俩年事已高,没什么好娱乐的,把这座宫殿修建得如此富丽堂皇,难道不是对我们尽忠尽孝吗?”于是赏赐他百万钱、锦缎三千段。

墨子通过圣人对饮食、衣服、兵器、制造船只、节葬等制定的法则来阐述节用的重要性。一切东西只要实用就行,不奢求华丽的外表,这样的结果使一个个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而当时的统治者却正好相反,他们不满足于仅仅追求实用,而想通过华丽的外表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认为只有这些才能代表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这样的结果是劳民伤财,人民不是饿死、冻死,就是过着独身的生活,大量的财富被消耗在无用的东西上。因此,在本篇中,墨子主张一切事物对人民实用的就实行,不实用的就抛弃。 墨子节用篇的主要精神在于先要照顾广大人民的利益,先求人民的生活不饥不寒,然后再说发展国家。他对“暴夺人民衣食之才”的罪恶现象不是默不作声。而是提出了强烈的反抗,但因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生活,他又不得不向贵族阶级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性。

20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