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墨子 节用 查看内容

处丧之法,将奈何哉?曰:哭泣不秩,声翁,缞绖垂涕,处倚庐,寝苫枕块;又相率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陬,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树艺。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细计厚葬,为多埋赋之财者也;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

【原文】

处丧之法,将奈何哉?曰:哭泣不秩①,声翁,缞绖垂涕,处倚庐,寝苫枕块;又相率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陬②,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又曰:上士之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树艺。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细计厚葬,为多埋赋之财者也;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③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

【注释】

① “秩”为“迭”之假借字,更替。

② “陬”即“皱”。

③ 扶:读“覆”,犹反。

【翻译】

守丧期间的具体做法,又是怎样呢?那就是:哭泣无时,不相更代,披着孝服,眼泪汪汪,住在临时搭的木屋里,躺在茅草上睡觉,头枕着土块;又竞相忍着不吃而任自己饥饿,衣服穿得单薄而任自己寒冷。使自己面目干瘦,颜色黝黑,耳朵不聪敏,眼睛不明亮,手脚不强劲,不能做什么事情了。又说:上层士大夫守丧,必须虚弱得搀扶才能起来,拄着拐杖才能行走,而且这个样子,要坚持三年。如果按这个办法行事,使王公大人实行此道,那么必定不能早朝晚退,不能听狱判案治理政事,使士大夫实行此道,那么必定不能治理五官六府各种机关的事务,不能开辟草木荒地和使仓库粮食充实。使农夫实行此道,那么必定不能早出晚归,去耕田种菜。使工匠依此而行,那么必定不能修造船、车,制作器皿。使妇女依此而行,那么必定不能早起晚睡,去纺纱、绩麻、织布。仔细计算厚葬这件事,实在是把大量财富埋葬地下;计算长久服丧之事,实在是长久禁止人们从事工作呀。现成的财富,要拿来埋到土中;以后本来可以生出来的资财,又长时间禁止生产。用这种做法去追求财富,就好像禁止耕田而又想收获一样,致富的说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墨子通过圣人对饮食、衣服、兵器、制造船只、节葬等制定的法则来阐述节用的重要性。一切东西只要实用就行,不奢求华丽的外表,这样的结果使一个个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而当时的统治者却正好相反,他们不满足于仅仅追求实用,而想通过华丽的外表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认为只有这些才能代表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这样的结果是劳民伤财,人民不是饿死、冻死,就是过着独身的生活,大量的财富被消耗在无用的东西上。因此,在本篇中,墨子主张一切事物对人民实用的就实行,不实用的就抛弃。 墨子节用篇的主要精神在于先要照顾广大人民的利益,先求人民的生活不饥不寒,然后再说发展国家。他对“暴夺人民衣食之才”的罪恶现象不是默不作声。而是提出了强烈的反抗,但因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生活,他又不得不向贵族阶级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性。

20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