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墨子 尚贤 查看内容

狄仁杰推荐贤士

太后信任、重用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大臣中没有谁比得上他,太后常常称他为国老而不叫其姓名。狄仁杰习惯于在朝堂直面谏诤,太后常常听从他的意见,即使这样做,违背自己的心愿也是如此。有一次狄仁杰陪同太后巡游,风把狄仁杰的头巾吹落在地,他乘坐的马受惊又无法控制,太后便命令太子李显追上惊马,抓住它的辔头拴好。狄仁杰曾多次提出,自己年老病多请求退养,太后始终不同意。狄仁杰入朝参见时,太后常常不让他行跪拜礼,对他说:“每当我看见您行跪拜礼的时候,我的全身都在发痛。”太后还不让狄仁杰晚上在宫中轮流值班,并告诉他的同僚说:“如果没有重要的军国大事,不要去麻烦国老。”九月,狄仁杰去世,太后流着眼泪说:“朝堂失去栋梁了!”从此以后,朝廷一有军国大事,如果群臣不能决断,太后就会叹息着说:“上天为什么这么早就要把我的国老夺走呢!”

太后曾经问狄仁杰:“朕想得到一位奇才而重用他,您看谁能担当大任?”狄仁杰问:“不知陛下想任命他什么职务?”太后说:“想用作将相。”狄仁杰回答说:“如果您要找文章学问好的人才,那么苏味道、李峤本来是合适的人选;如果您一定要用出类拔萃的奇才,那么荆州长史张柬之就很好了。张柬之虽然人已老了,但的确是宰相之才。”太后听后,便提升张柬之为洛州司马。几天后,太后又要狄仁杰推荐贤才,狄仁杰说:“前几天推荐的张柬之,还没有用啊。”太后说:“已经升官了。”狄仁杰说:“我推荐的是做宰相的人,并不是司马啊。”于是,太后便任命张柬之为秋官侍郎,最终任命为宰相。狄仁杰还向太后推荐了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人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这些人都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治理的贤臣,都出在您门下。”狄仁杰说:“举荐贤才是为国家打算,并不是为我个人考虑啊。”

下一篇:燕王寻求贤士

从“知天下之士君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天下的一些士大夫、君子们,只明白小道理而不懂得大道理,这是为什么?墨子提出这个问题,然后通过事例来说明不要以偏概全,片面地看问题。而应该时时处处考虑到国家的利益,国家利益重于一切。 这篇文章同前两篇文章一样,也是从尚贤的角度来说明治理国家时,贤才的重要性。本篇通过大量的例子来阐述贤才的重要性、重视贤才。贤才未必就是王公大人们的骨肉之亲,但他们有自己的真才实学。他们能为国家繁荣富强出谋划策,能为了国家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而现今许多王公大臣治理国家、选拔人才时,并不是从贤才入手,而是从亲戚、富贵者、面孔漂亮的人入手,选拔出这样的人才,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贤才的获得不在于出身的卑微,而在于是否有能力处理国家事务。通过舜、伊尹、傅说这三个人的例子来说明地位,卑微者虽不是王公大人们的骨肉之亲,但只要有才,就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