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墨子 修身 查看内容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

【原文】

君子战虽有陈②,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③。

【注释】

① 修身:指自身品德的修养。

② 陈:同“阵”,作战阵形。

③ 无务博闻:不必努力去广见博闻。

【翻译】

君子作战虽然有阵势,但勇气却是最根本的东西;办理丧事虽然有诸多礼仪,但哀伤却是根本;做官虽然需要学问,但却是根本。因此,根基扎得不牢固,就不会有枝叶繁茂的大树;和周围的人处不好关系,就说不上招徕远方的贤人;连自己的亲戚都不能归附,又从何说起可以对外开展交际活动;办事有始无终,就不要贪图办许多事情;连一件事物都不能弄明白,那就不要追求博闻广见了。

墨子生活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当时的社会,儒家文化盛行。据《淮南子·要略》所记,墨子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当时,为了纠正孔门儒学“礼烦扰而不悦,厚葬糜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声”,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另辟新说。这篇《修身》正是他在转变时期所做的,他所接受的学派是儒学,因此这篇还带有很多的儒学色彩。 本篇主要讨论品行修养与君子人格问题,强调品行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篇中提出:“君子之道”应包括“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以及明察是非、讲究信用、注重实际等内容。 本篇从修身养性出发,强调一个人的修养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兴亡。修养不是针对某个人而言,而是针对整个社会而言的。但在当今的社会中,有时会出现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人与人的交往不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而是互相猜疑。这时修身养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事。墨子在《修身》这篇文章中提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要的是先学会做人。

5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