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尚书 大禹谟 查看内容

皐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皐陶谟》、《益稷》。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原文】
 
皐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皐陶谟》、《益稷》。
 
曰若稽古①。大禹曰文命②,敷于四海③,祗承于帝④。曰:“后克艰厥后⑤,臣克艰厥臣,政乃乂⑥,黎民敏德⑦。”
 
【注释】
 
①曰若稽古:见《尧典》注解。
②文命:《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孔云:“文德教命也。”先儒云:“文命,禹名。”一说紧接下句“敷于四海”,指文德教化广布四海。孔传:“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尧舜。”本书依从前者。
③敷于四海:敷,分布,治理。四海,即指天下四方。
④祗承于帝:祗,恭敬。帝,上帝。
⑤后克艰厥后:后,即君王,上古及三代的部落联盟首领或君主皆称为后。克,能。艰,艰难,认为艰难,看得艰难。厥,那个
⑥乂:治理
⑦黎民敏德:黎民,庶民,百姓。敏,勉力。德,修德。
 
【翻译】
 
考查古代传说,大禹名文命将文德教化广布于四海,恭敬地秉承上帝的旨意。说到:“君主能够认识到当君主的艰难,臣下能够认识到当臣下的不易,政事就能得到很好地治理,民众就会勉力修德。”

大禹,相传为原始社会末期夏后氏的部落首领。后受舜帝禅让,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姒〔sì〕姓,又称禹、夏禹、戎禹。鲧之子,继承父志,治理洪水、疏导江河,平治水患。 大禹治理水患,拯救万民,兴利除害,功勋卓著,为天下劳而忘家,救百姓苦而惟公,劳苦无休,勤勉不怠,为后世墨家所推崇备至。 谟,《说文》:“议谋也。”《书序》:“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古人言,虞书已有《尧典》、《舜典》,但二典记叙不详、政事不备,于是复述君臣间嘉言善政而成《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以作补充。 《大禹谟》是舜帝与大臣禹、益、皋陶讨论政务的记录。他们都高度赞扬了尧帝广施文德教化、平定祸乱、治国安邦的功业,大禹、伯益、皋陶分别阐述治国的主张。同时记载了舜帝禅让帝位于大禹,以及大禹征讨三苗、开拓疆域的政事。 《大禹谟》今文《尚书》无,此属梅赜古文《尚书》。

11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