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尚书 舜典 查看内容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原文】
 
慎徽五典①,五典克从②纳于百揆③,百揆时叙④。宾于四门⑤,四门穆穆⑥。纳于大麓⑦,烈风雷雨弗迷⑧。
 
【注释】
 
①慎徽五典:慎,慎重,谨慎。徽,美善。五典,即五教,《左传·文公十八年》所言:“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②克:能。从:顺从,遵从。
③纳于百揆:纳,入,引申为赐予职务。百揆,百官,这里指总管一切事务,后世称宰相为首揆。
④时:通“是”。叙:整齐,就序。《经义述闻》:“时叙,犹承叙也。承叙者,承顺也。”
⑤宾于四门:宾,通“傧”,以礼相待。孔疏:“以诸侯为宾,舜主其礼迎而待之。”四门:指明堂四方的门。古代君主在明堂宣明政教,接受诸侯朝觐。
⑥穆穆:端庄恭敬、肃穆盛美的样子。
⑦大麓:山麓。
⑧烈:暴,疾。迷:迷惑。
 
【翻译】
 
舜恭敬谨慎地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常礼教,臣民都能顺从。然后,尧帝又命舜管理百官,总揽部落联盟一切政务,他把各种政务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接着又命舜在明堂四门礼待前来觐见的四方诸侯。四方诸侯全都肃然起敬、仪容端庄。后来又让舜深入大山丛林中,去主持祭祀山川之事,即使在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的恶劣天气下,他也不迷失道路。

舜,相传为我国原始社会后期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名重华,属有虞氏,所以又称为“虞舜”。传说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 舜帝是上古之世的贤圣帝君,为孔子所推崇备至,乃羲皇上世第一个由布衣平民而晋升继任,登基称帝的帝王。他由一身之仁孝而推行五教,教化百姓,易风化俗,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被儒家奉为人伦大道的典范。 《书序》云:“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本篇尊仰舜帝的贤德圣明、才华卓绝。他不仅经历种种考验,即位后便巡行四岳、制定刑法、惩处四凶、举贤任能、勤政爱民而鞠躬尽瘁。 西汉伏生的今文《尚书》将《尧典》与《舜典》合为一篇,今依从梅赜古文《尚书》,独立成篇。

2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