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收藏

交易,做哪个周期级别更有利?

avatar sunhe | 36 人阅读 | 0 人评论 | 2025-10-08

市场不存在哪个级别占有绝对优势,就好像必须得做中线趋势才有机会出头,其他级别都会失败一样。

从自学角度来讲,我个人建议新手从超短线做起,但仅限于起步阶段。

因为交易频次密集更容易从走势中感受到规律,大量训练中总结到经验

毕竟人是会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钝化,中线交易周期太长,一轮开仓到出场动不动十天半个月,一笔成功开仓的体会,可能过几天就会淡化并遗忘

没有“量”堆砌就很难形成“质”的升华,更别说一旦遇见连损,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心又会被影响,最终模式重复不起来。

但超短虽然推荐,练习时需要注意几个点:

(1)最小手数训练

(2)迎合自己的盘感不要排斥

(3)总结盈利单出现的市况背景和规律

(4)固定小止损策略养成纪律

(5)不扛单不追加,失败后分析原因和短板

(6)按计划出场,不主观出场

甚至可以说,优秀交易者不完全是学出来的,也是练出来的。

就像我做培训这么多年,遇见很多人都有同一种心理特点——他们好像是对“悟道”有谜一样的追求,喜欢在思维层面上去推敲试图解决执行问题。

今天拿一幅图做复盘,思考这种走势应该怎么介入,事后想明白就觉得同类行情自己能把握了

明天换一个交易案例,来推敲为什么会亏损,事后明白就觉得下次就可以避免掉错误正确决断了

感觉自己是在总结应该持续进步,但一实践却发现原地踏步,为什么?

因为交易是决策的艺术,关键不在于如何在棋局外当诸葛亮,而是身在局中如何顶着风险和压力信任自己的盘感和判断,同时你做决策时还得学会屏蔽市场中各种“大聪明”的噪音,对主流情绪保持警惕,甚至当成反指

就个人感觉,不经过适当训练的人,是无法单纯通过学习培养这种能力的,必须经过自我训练

举个例子,最早我做短线时也是见突破就做,毕竟阻力突破很好分辨又符合人性直觉,好像挂上止损,奔着“三倍盈亏比” 坚定执行下去就能稳定盈利了,最后结果不用说的,持续放血。

各个级别的阻力太多了,就像家里的灰尘一样,属于你只要想看到,哪里都能找到的事情

v2-fc1db22cc6a202fcf558f1909273698b_r.jpg

前高/低、小震荡结构、均线线段、趋势线黄金分割,可以说一堆依据迎合了随时想交易的冲动,在这个阶段是分不清自己是投机还是赌博。

后来开始试着归类盈利单和亏损单,找其中的规律。发现很多盈利单不是看对了,纯粹是做对了,大多数时间下靠阻力追涨杀跌是亏损,但少部分时间下的“追”却契合了趋势起爆

v2-c8a92d257bb3e13e47569fc74a2ef54e_r.jpg

小震荡持续收敛,让进场信号变的更加明显,止损范围好控制。

其次进场点位都不赖,末端收敛突破进场带来的点位优势,让内心很容易接受风险,因为深信自己是有优势的

到这一阶段,慢慢的开始理解什么叫投机,投机就是押注一收敛到一爆发之间的价格差,我们必须确定波动率会由弱到强产生变化才有获利空间

但还是不够稳定,原因在于级别太小,市场不总是走趋势,日线震荡市况在小级别也会形成各种收敛图形,但和趋势不同的是

趋势市况下波动性较大,突破有效性提高,一突破就意味着单边行情再启动

而震荡市况下波动性降低,突破有效性会下降,阻力附近的小级别突破会失败,在大级别上呈现出毛刺假突的走法。

v2-69e6b6c695f32208150d119fddbd2036_1440w.jpg

所以自然就会思考如何去建立一个标准来过滤收敛图形,比如引入一个指标RSI

当时我和很多人的观点不同,我从来不去搏反转,也不看背离,而是把它当做一个波动性标准,只在日线超买/卖和线段走向明确时,关注15分钟级别出现收敛图形,然后等信号做突破。

v2-73cb9e7e2593ac6601e2bcca77171b14_r.jpg

到了这个阶段,慢慢从“单一依据”做交易,变成“综合分析,从市况到策略”的变化。

可以说最早不知道自己是“赌”,你要问我什么是从弱到强我也搞不清楚

慢慢明白什么是“投机”,强不在于阻力,而在于走势波幅有没有持续增强

后来才理解什么是“分析”,环境对了单子就好做,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博弈优势

有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你就能赚钱,没有优势泯然众人和散户决策同质化就必然会亏钱。

但如果不经历这训练过程,我告诉一个人“你做突破应该抓起爆,最好在趋势性强的市况下等收敛破位” 我估计即便是能理解这个逻辑,在盘中也分不清信号,很难耐心等图形走完去执行

认知都是一步一步迭代的,追求优势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各种过滤条件,随着观察周期的放大,必然会从短线过渡到中线趋势上

因为最终你会发现,做十笔主动介入的收获,可能比不上一笔被动持仓,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断介入是不断产生新一笔的压力和风险,而被动持仓,我们只需要承担和管理已存在,已经证明正确的仓位就够了。

所以在我看来,这种小级别往大级别过渡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压根不担心一个人沉迷短线,除非他完全不思考。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最快的两条路:

(1)自学,放低身段从零开始

小仓位大胆搞,多做多总结,很多事是你必须有具体概念才能形成理念认知,经历不到永远“悟”不出来。

(2)学习他人,借鉴体系大量训练验证

学习高手的模式多交流多沟通,路线清晰了能节省很多时间成本,关键是要先把框架搞清楚,然后大量去实践调整

模仿是为了获取经验,无法全盘复制一个人的交易能力。

所以必须存在一个复盘验证的环节,去体验各种策略背后的原理,应用时各种细节变化,这样才能慢慢有调整和优化的能力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