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既曰不可以不考察义之所欲出,然则义何从出?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何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曰:义者,善政也。何以知义之为善政也?曰: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为善政也。夫愚且贱者,不得乎贵且知者;然后得乎愚且贱者。此吾所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
然则孰为贵?孰为知?曰: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然则义果自天出矣。
【翻译】
墨子说:“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想实行仁义的话,那么就不能不研究义是从哪里产生的。”既然说不能不研究义是从哪里产生的,那么义到底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呢?墨子说:“义不是从愚蠢而卑贱的人中产生,而是从高贵而聪明的人中产生。”怎么知道义不是从愚蠢而卑贱的人中产生,而是从高贵而聪明的人中产生呢?回答说:所谓义,就是善政。怎么知道义就是善政呢?回答说:天下有义则治理,无义则混乱,所以知道义就是善政。愚蠢而卑贱的人,不能向高贵而聪明的人施政;只有高贵而聪明的人,然后才可能向愚蠢而卑贱的人施政。这就是我知道义不从愚蠢而卑贱的人中产生,而从高贵而聪明的人中产生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么谁是高贵的?谁是聪明的?回答说:天是高贵的,天是聪明的,如此而已。那么,义确实是由天产生出来的了。
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说过墨子提倡“天志”说,是用“天志”来作为王公大人和天下万民言行的尺度的,他认为只有“天志”才是人类行为的客观标准。 墨子认为:上天的意志不但在消极方面限制人们某些事情不能做,并且在积极方面还鼓励人们,某些事情要努力去做,天志希望人有力相营,有道相救,有财相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国家安定、万民团结、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