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墨子 天志 查看内容

且夫天下盖有不仁不祥者,曰:当若子之不事父,弟之不事兄,臣之不事君也,故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祥者。今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撽遂万物以利之,若毫之末,非天之所为也,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否矣。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曰:以磨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山川谿谷,播赋百事,以临司民之善否;为王公侯伯,使之赏贤而罚暴,贼金木鸟兽,从事乎五谷麻丝,以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今有人于此,驩若爱其子,竭力单务以利之,其子长,而无报子求父,故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仁不祥。今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撽遂万物以利之,若毫之末,非天之所为,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否矣。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且吾所以知天爱民之厚者,不止此而足矣。曰:杀不辜者,天予不祥。不辜者谁也?曰:人也。予之不祥者谁也?曰:天也。若天不爱民之厚,夫胡说人杀不辜而天予之不祥哉?此吾之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也。

【原文】

且夫盖有不仁不祥者,曰:当若子之不事父,弟之不事兄,臣之不事君也,故之君子,与谓之不祥者。今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撽遂万物以利之,若毫之末,非①天之所为也,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否②矣。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曰:以磨③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列为山川谿谷,播赋百事,以临司民之善否;为王公侯伯,使之赏贤而罚暴,贼④金木鸟兽,从事乎五谷麻丝,以为民衣食之财,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今有人于此,驩若爱其子,竭力单务以利之,其,而无报子求⑤父,故天下之君子,与⑥谓之不仁不祥。今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撽遂万物以利之,若毫之末,非天之所为,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否矣。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且吾所以知天爱民之厚者,不止此而足矣。曰:杀不辜者,天予不祥。不⑦辜者谁也?曰:人也。予之不祥者谁也?曰:天也。若天不爱民之厚,夫胡说人杀不辜而天予之不祥哉?此吾之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也。

【注释】

① “非”上脱“莫”字。

② “否”为“丕”字之误。

③ “磨”为“磿”字之误,分别。

④ “贼”为“赋”字之误,赋敛。

⑤ “子求”为“于其”之误。

⑥ “与”同“举”。

⑦ “不”上脱“杀”字。

【翻译】

而且天下原来有不仁不善的人,就是:儿子不孝顺父亲,弟弟不待奉兄长,臣子不待奉君上,所以天下的君子们就说他们是不善的人。现在的上天,包容天下的百姓兼而爱之,养育天下的万物以有益人民,哪怕像毫毛一样的东西,难道不是上天给予的吗,人民从中得到的好处,可以说是非常厚重的了。但是这些人一点也不知道应该报答上苍,不知道这就是不仁和不善。这就是我所说的君子明白小的道理而不明白大的道理。

而且我知道上天爱人民深厚是有根据的,上天分离出日、月、星、辰,用以照明天下;制定春、夏、秋、冬四季,用作纲纪常度,降下霜、雪、雨、露,用以长成五谷和麻丝,使老百姓得以供给财用;又分列为山、川、溪谷,广布各种事业,用以监察百姓的善恶;分别设立王、公、侯、伯,使他们奖赏贤良而惩罚暴徒,征收金、木、鸟、兽,从事五谷、丝、麻的掌管工作,以此作为百姓的衣食之财,从古至今,没有不是如此的。现在这里有一个人,喜欢疼爱他的孩子,尽心尽力使孩利,他的儿子长大后,却对父亲不报答,所以天下的君子都说他是不仁而又不善的人。现今的上天,包容天下的百姓兼而爱之,养育天下的万物以有益人民,哪怕像毫毛一样的东西,难道不是上天给予的吗?人民从中得到的好处,可以说是非常厚重的了。但是这些人一点也不知道应该报答上苍,不知道这就是不仁和不善。这就是我所说的君子明白小的道理而不明白大的道理。

而且我知道上天深深地爱着人类的根据,理由不仅只有这个。说:对杀戮无辜的人,上天会给他不祥。杀无辜的是谁呢?回答:是人。给他不祥的是谁呢?回答:是上天。如果上天不厚爱于人,那为什么有人杀害无辜而上天就会给他不祥呢?这就是我知道上天是深深地爱着人类的原因。

上一篇:宫廷争斗下一篇:今天下之人曰:“当若天子之贵诸侯,诸侯之贵大夫,傐明知之,然吾未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也。”子墨子曰:“吾所以知天贵且知于天子者,有矣。曰: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天子有疾病祸祟,必斋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则天能除去之。然吾未知天之祈福于天子也。此吾所以知天之贵且知于天子者。不止此而已矣,又以先王之书驯天明不解之道也知之。曰:‘明哲维天,临君下土。’则此语天之贵且知于天子。不知亦有贵知夫天者乎?曰: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然则义果自天出矣。”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考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既以天之意以为不可不慎已,然则天之将何欲何憎?子墨子曰:“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不止此而已,欲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也;又欲上之强听治也,下之强从事也。”上强听治,则国家治矣;下强从事,则财用足矣。若国家治财用足,则内有以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外有以为环璧珠玉,以聘挠四邻。诸侯之冤不兴矣,边境兵甲不作矣。内有以食饥息劳,持养其万民,则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兄弟慈孝。故唯毋明乎顺天之意,奉而光施之天下,则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考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说过墨子提倡“天志”说,是用“天志”来作为王公大人和天下万民言行的尺度的,他认为只有“天志”才是人类行为的客观标准。 墨子认为:上天的意志不但在消极方面限制人们某些事情不能做,并且在积极方面还鼓励人们,某些事情要努力去做,天志希望人有力相营,有道相救,有财相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国家安定、万民团结、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24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