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①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②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注释】
① 交相利:互惠。
② 劫:强迫。
【翻译】
既然认为不相爱是不对的,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彼此相爱、交相互利的方法来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彼此相爱、交相互利的方法具体是什么样呢?墨子说道:“对待别人的国家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对待别人的家族就像对待自己的家族,对待别人的身体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则君惠臣忠;父子之间相爱,则父慈子孝;兄弟之间相爱,则和睦相处。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欺凌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欺凌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凌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举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相爱。所以仁者称赞它。
墨子从兼爱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他所提出的“兼爱”是“无等差之爱”,比儒家提出的以血缘为准则的“差等之爱”更有号召力,更能取得广大民众的拥护,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富强,百姓获益,就必须实行“兼相爱,交相利”。他主张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他家之人,从而营造一种人人相爱、其乐融融的社会环境。 墨子以“兼”来代替“别”,“兼”在墨子看来是大公无私、不分彼此的,关心别人就如同关心自己一样的高贵品质,和“兼”相对立的是只顾自己,不为旁人设想的自私自利的恶劣品质,墨子把这种品质叫作“别”,“别”是很坏的,是不道德的。 但“兼爱”的实际意义在于维持摇摇欲坠的贵族制度,他企图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尽量做到“强不劫弱,众不暴富,诈不谋愚,贵不傲贱”。但墨子的学说只是延缓了旧制度崩溃的作用,企图用阶级调和来缓和当时阶级斗争的紧张局势,也是不现实的。 “兼爱”的思想始终贯穿墨子全书,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目的是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友好的和谐的社会氛围,不是整天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整天处在一个恐怖、阴森的环境中,到处提防着别人,害怕一不小心就落入陷阱。这个思想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值得提倡,但却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