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养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①,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口不能徧味,冬则冻冰,夏则饰②食壹。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以便民之事。其为舟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故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③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注释】
① 累百器:指有上百样的菜肴。
② 饰:“馂”的误字。
③ 全固轻利:坚固完备轻便好用。
【翻译】
远古的时候,人们四处寻找食物分散居住,所以圣人就教导男人从事耕耘栽种,用来生产粮食。他们做食物的原则:只求增加元气、补虚弱,强身饱腹就够了。所以他们用财节省,供养自己省俭,百姓富足,国家安定。现在却不是这样,国君向老百姓厚敛钱财,用来享受美味牛羊,蒸烤鱼鳖,大国之君集有上百样的菜,小国之君也有上十样的菜,摆在前面一丈见方的地方,眼不能全看到,手不能全捡取到,嘴也不能全尝到(吃不完的食物)。这么多美食冬天结冻,夏天臭烂,国君如此摆设饮食,左右大臣都效法他。因此富贵的人奢侈,孤寡的人挨冻受饿。即使不希望国家混乱,也是不可能的。国君确实希望天下治理好而不发生混乱,那么在饮食方面,就不可不节俭。
远古的时候,人民还不会制造船和车时,沉重的东西无法搬运,遥远的地方也到不了,所以圣明的君王就教人民制造船和车,方便百姓办事。他们制造船和车,只要求坚固轻便,可以运载重物到很远的地方,费用花的少,而得到的利益很大,所以百姓喜欢,认为它很便利。法令不用催促而可行使,百姓不用劳苦而财用充足,所以百姓都归顺国君。现在的君主,制造船和车则与此不同。船和车已经坚固轻巧便利了,他们还要向百姓横征暴敛,用以装饰船和车。用漂亮的花纹装饰车辆,用雕刻来装饰舟船。女子放弃纺织而去描绘花纹,所以百姓受冻;男子脱离耕种而去从事雕刻,所以百姓挨饿。国君这样制造船和车,左右大臣跟着仿效,所以民众饥寒交迫,不得已而做奸邪之事。奸邪之事一多,刑罚就重,刑罚重了,国家就乱了。国君如果确实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天下混乱,那么制造船和车就不可不节俭。
在墨子生活的时代,贵族奢侈浪费,享乐腐化;同时,这批寄生分子还利用生活的过分享受来表示其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优越。墨子针对当时贵族的奢侈腐化生活进行攻击,这是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的。而这些贵族阶级为什么敢如此猖狂呢?就是因为国君的纵容,他的奢侈浪费、享乐腐化,才导致这一切。 这篇文章名为《辞过》,即要求国君改掉自己的过失。通过宫室、衣服、饮食、舟车、蓄私的古今鲜明对比,说明了在上古时期的圣王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实用出发,创造了国富民强的国家。而现今的统治者过着奢华富贵的生活,为了炫耀的自己的财富,不管百姓的死活。通过对比,强烈地批判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从中反映了一个国家要想富强,统治者就必须学会节制自己的奢华生活,从俭入手。 这篇文章的主旨与《节用》篇相同,都是为了批判国君的奢侈浪费,享乐腐化,同时提倡国君要从俭入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君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就像《所染》篇中所提倡的一个人只有受到好的影响,这个人才能功成名就,这并不仅仅是对于国君而言的。同样,国君对下面的臣子也是一样。如果这个国家的君主是一个圣明的君主,下面的臣子也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