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尚书 大禹谟 查看内容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原文】
 
禹曰:“於①!帝念哉②!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③,正德、利用、厚生惟和④,九功惟叙⑤,九叙惟歌⑥。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⑦。”帝曰:“俞!地平天成⑧,六府三事允治⑨,万世永赖⑩,时乃功。”
 
【注释】
 
①於:叹词。
②帝:这里指舜帝。
③水、火、金、木、土、谷惟修:见上文“六府”。即“水、火、金、木、土、谷”。修,治理。
④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正德,使百姓的德行正当,即修正百姓的德行。德,一说谓古代伦理之道的“六德”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利用,使财物充分富足,以保障百姓的供给和使用。厚生,使百姓的生计丰厚,衣食充足。
⑤九功惟叙:九功,见上文“六府三事”。叙,次序,引申为安排
⑥九叙惟歌:九叙,指上述九功各顺其理,不乱常法
⑦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用,以。休,美道。董,督察。威,古文谓“畏”。劝,劝勉,鼓励。俾,使。坏,败坏。俾勿坏,指使德政不致败坏。
⑧地平天成:平,指水土得到治理。
⑨六府三事允治:六府三事,参见上文“六府三事”。允,的确。
⑩赖:利。
时乃功:时,通“是”。乃,你的。功,功绩。
 
【翻译】
 
大禹说:“唉!舜帝你要深思啊!德教就是善于治理政事,治理政事就在于教养百姓。水、火、金、木、土、谷六府之事要经营好。修正百姓的伦理之德,便利百姓的财物之用,丰厚百姓的衣食生计,这三件事要协调和合。六府三事要理顺次序,不乱章法,六府三事处置妥当了,百姓就会歌颂君王的德政。用美好的德教来劝戒百姓,用令人畏惧的刑罚来惩戒百姓,用九歌来劝勉百姓,使德政不致败坏。”舜帝说:“啊!水土得到治理,万物得以成长,六府三事得到妥善治理,这造福千秋万代的功业,是你的功绩啊!”

大禹,相传为原始社会末期夏后氏的部落首领。后受舜帝禅让,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姒〔sì〕姓,又称禹、夏禹、戎禹。鲧之子,继承父志,治理洪水、疏导江河,平治水患。 大禹治理水患,拯救万民,兴利除害,功勋卓著,为天下劳而忘家,救百姓苦而惟公,劳苦无休,勤勉不怠,为后世墨家所推崇备至。 谟,《说文》:“议谋也。”《书序》:“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古人言,虞书已有《尧典》、《舜典》,但二典记叙不详、政事不备,于是复述君臣间嘉言善政而成《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以作补充。 《大禹谟》是舜帝与大臣禹、益、皋陶讨论政务的记录。他们都高度赞扬了尧帝广施文德教化、平定祸乱、治国安邦的功业,大禹、伯益、皋陶分别阐述治国的主张。同时记载了舜帝禅让帝位于大禹,以及大禹征讨三苗、开拓疆域的政事。 《大禹谟》今文《尚书》无,此属梅赜古文《尚书》。

11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