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尚书 舜典 查看内容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原文】
 
肇十有二州①,封十有二山②,浚川③。
 
【注释】
 
①肇十有二州:肇,开始。十二州,参见《尚书·禹贡》。
②封十有二山:即封禅。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称“封”;在泰山旁小山上除地为墠,祭地称“禅”。十二山,出自《周礼·职方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云:“九州皆有镇山,扬州会稽,荆州衡山,豫州华山,青州沂山,兖州岱山,雍州岳山,幽州医无闾,冀州霍山,并州昭余祁,凡九山。唐虞十有二州,则山镇当十有二,无文可知。”
③浚川:疏浚河道。
 
【翻译】
 
舜划定了十二个州的疆界,封土为坛,祭祀十二名山,并疏通了河道。

舜,相传为我国原始社会后期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名重华,属有虞氏,所以又称为“虞舜”。传说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 舜帝是上古之世的贤圣帝君,为孔子所推崇备至,乃羲皇上世第一个由布衣平民而晋升继任,登基称帝的帝王。他由一身之仁孝而推行五教,教化百姓,易风化俗,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被儒家奉为人伦大道的典范。 《书序》云:“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本篇尊仰舜帝的贤德圣明、才华卓绝。他不仅经历种种考验,即位后便巡行四岳、制定刑法、惩处四凶、举贤任能、勤政爱民而鞠躬尽瘁。 西汉伏生的今文《尚书》将《尧典》与《舜典》合为一篇,今依从梅赜古文《尚书》,独立成篇。

28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