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ea之家 门户 国史讲话 上古 查看内容

第九章 齐桓公的霸业 [13]

在春秋初期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活动的,大体说来,有齐、鲁、郑、宋、卫、陈、蔡诸国,所以那时的历史也只是上述几国的历史。齐国在今山东北部,鲁国在今山东南部,郑国在今河南中部,宋国在今河南东部,卫国在今河南北部,陈和蔡都在今河南东南部,相去最远的也不过一千里,所以当时的历史圈可说是很小的。 1

在这几国中,郑国是这时期的历史核心。郑的立国最迟,第一代就碰到西周的沦亡,到春秋时才传到第三代,所以很有新兴的气象。而且她的地位正当东周的门户,她的国君还兼做周王的卿士,手中操着王朝的权柄,更容易凌驾别国, 2 当平王东迁之初,诸侯中和王朝关系最深的本来还有申和晋,但申国因为逼近强大的楚,发展不开,渐渐衰弱下去,而晋国自从分封庶子于曲沃之后,内部战争不息,也无暇向外发展, 3 所以那时候的郑国就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唯一权威者了。郑庄公是一个枭雄人物,一翻脸便不认识人。他曾因兄弟不和,把生身的母亲关禁起来;又因和桓王不睦,派兵马去抢夺王畿的麦子和谷子,后来甚至射中了桓王的肩头。 4 他一切没有顾忌,靠了他的蛮干居然使得郑国盛极一时。他应用远交近攻的政策,把远处的齐、鲁拉拢得很紧, 5 而把近处的宋、卫攻打得很凶。 6 那时宋、卫也有相当实力,常常联合出兵,有时候也会把郑兵打败。但郑、齐、鲁的集团却更有力量,所以胜利就更多了。宋殇公碰到这样的局面,他在位十年竟打了十一次仗,弄得百姓们叫苦连天,结果殇公给他的大臣杀死。宋庄公继立,便低首下心,向郑国讲亲善。 7 郑庄公在这个时候,很有做霸主的资格,但他似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只想趁王权衰落的机会赶快抢夺些利益,并不曾觉得当前这个时代正可以开创一个新局面,而他自己的地位也正可以做这个新局面的领导者。他死后诸子争立,常常内乱, 8 东方诸国的重心就移到了齐襄公的身上。 9

春秋形势图

齐国建都于营丘,地方富庶,国力充盈。她东边是莱夷,文化低落,决挡不住这一个有组织的大国,所以齐国要拓地到山东半岛的东头并不困难。不过齐的近东有一个纪国,也是姜姓,既居肘腋之间,自然更不肯轻易放过。 10 纪君娶的是鲁女,所以鲁和纪颇为关切。 11 有一年,郑国联合了鲁和纪,把齐、宋、卫诸国之师打得大败, 12 这一下就使齐、纪问题格外紧张起来。到齐襄公即位,想把鲁、纪两国分开,就一方面与鲁修好, 13 一方面对纪加紧压迫。纪国向鲁求救,鲁和齐又翻了脸,两国在奚地开战。 14 隔了一年,鲁桓公到齐国去和襄公相会,也许讨论这个问题,但桓公给齐国人在车上害死了。 15 这时纪国失掉了后援,襄公就勒令他们的郱、鄑、郚三邑的居民搬走,把这些地方收归己有。 16 跟着纪君的弟纪季为要保存自己产业,把酅邑带到齐国,算作她的附庸。 17 这般险恶的环境,纪君无法对付,又不愿向齐投降,只得将全国交给纪季,自己逃亡出去;纪季接受之后,双手献与齐侯,纪国便灭亡了。 18 襄公灭掉这一个同姓之国,也觉得有些说不过去,因此他们造出一件故事,说齐和纪本是世仇,在九世以前,纪君曾向周王说了齐哀公的坏话,周王听信,把哀公烹了,所以灭纪是为的报复祖宗的大仇。 19

那时郑国诸公子争立之乱还没有完,大臣高渠弥弑了昭公,拥立公子亹{音wěi}为君。齐襄公带了兵马驻扎在首止地方,召郑君前来相会,子亹不敢不从,就和高渠弥同往,襄公杀了子亹,把高渠弥车裂了。 20 卫国也内乱,卫惠公逃到齐国。襄公又邀约了鲁、宋、陈、蔡诸国一同伐卫,把惠公送回国去。 21 齐襄公这样替各国维持秩序,并不专为自己的利益打算,着实有些霸主的作风;而且齐国在中原各国中最为强大,也已取得了领袖的资格。可惜他们忽然发生内乱,襄公被杀死了。 22

襄公有两个弟弟,公子纠住在鲁国,管仲和召忽伴着;公子小白住在莒国,鲍叔牙伴着。襄公死后,鲁庄公便把子纠送回,不料小白走得更快,他先进齐国即了君位,那便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桓公即位后,立即发兵截住子纠,在乾时地方和鲁开战,把鲁兵杀得大败。可是管仲的箭法高强,桓公猛不防被他射中了一箭,幸而中在带钩上,不然也就送了命了。那时齐兵乘胜打到鲁国,向鲁人要求道:“子纠是我君的亲兄弟,自己不忍下手,由你们杀死了罢!管仲和召忽是我君的仇人,一定要你们献出来,让我君亲自泄恨!”鲁人照了他们的话,召忽不愿受辱自杀了,管仲却俯首做了囚犯。齐军的主帅鲍叔牙本是管仲的好朋友,认识他的政治天才,走到半路就解除了他的桎梏。回到齐国,又在桓公面前竭力保举他。桓公听信鲍叔牙的话,也就不再计较射中带钩的仇恨,重用管仲,一切依从他的计划。 23 从此齐国的内政、军政和财政都有了重大的改革,替桓公的霸业筑好了坚实的基础。 24

桓公二年,他就起兵伐鲁,报复他们送回子纠的宿怨。不过那时鲁也不弱,在长勺地方把齐兵杀得大败而逃。 25 鲁国胜后,起兵侵宋。 26 齐国趁这机会,又联合了宋来攻鲁,两国的兵驻在郎地。鲁人把战马蒙上了虎皮,偷袭宋营,大队随后接应,宋师就抵挡不住了。宋师既败,齐师也就无精打采地回了国。 27 次年,宋国起来报复,发兵侵鲁。鲁庄公趁他们没有结阵的时候冲杀过去,又把他们打败。 28 宋国连败了两次,内部就发生变乱,闵公被杀,公子们争立又互相斫杀。 29 齐桓公四年,邀集宋、陈、蔡、邾四国在北杏地方结会,商定解决宋国纠纷的办法。 30 这一下,他就表现了齐襄公平定郑、卫之乱的风度。

襄公为了向东发展,灭掉纪国。到桓公时又向西发展,先灭了谭,继灭了遂。 31 鲁对齐虽连胜两次,究竟国力敌不过齐,邻近的遂国被齐灭了也很感到威胁,只得和齐国在柯地结盟。 32 传说在这一次盟坛上,曹刿提了匕首强迫齐桓公归还他所侵占的鲁地,桓公受了他的劫持只得答应。 33 鲁是宋的敌人,齐、鲁既和,宋就背叛了齐。 34 齐桓公征了陈、曹两国的兵伐宋,又向周室请派王师,周僖王命单伯领军前往,宋国在这严重压迫之下只得屈服了。 35 这是郑庄公以后第一次用王命来讨伐诸侯。就在这时,那位因内乱而逃出国都的郑厉公设法复位,他看清时势,就和齐国联结。齐桓公趁着宋、郑都来归附的机会,邀了单伯和宋、郑、卫三国之君在鄄地会盟。第二年,齐、宋、陈、卫、郑五国之君又在鄄地会了一次。 36 有人说,这一次的集会是齐桓公霸业的开头。 37

不过那时诸侯的内部还没有完全和协。当齐、宋、邾三国去伐喙氖焙颍9统嘶炙危谑谴文昶搿⑺巍⑽廊崾Ψブ!

“国史讲话”系列共分为三册,分别是《国史讲话:上古》《国史讲话:春秋》以及《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该书是顾颉刚先生以现代科学方法书写上古、春秋、宋蒙历史的讲义、讲话作品,是顾颉刚先生的“大家小书”。全书从政治史和社会史的角度,详细呈现了上古时期最早的中国和最初华夏的诞生,春秋时期中华民族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过渡,以及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华文明大跨步的演进。全书以小说笔法正说历史,简明扼要,言浅意深。全书展示了“古史辨派”史学家变革历史叙事方式的努力,重构历史知识的心路及其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14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