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交易者的心理成本
金融帝国曾经提过一个问题,交易者的利润是靠付出什么得来的?传统模式上,农民种地、工人做工,都是靠付出劳动换来收益。凭什么交易者点几下鼠标就要赚钱?交易者付出了什么呢?交易者靠付出心灵折磨来换取利润——这是金融帝国在《走出幻觉走向成熟》中提出的观点。我对此深表认同!!
我估计很多交易者也会对这个结论表示认同。毕竟心灵折磨是实实在在的。
这种心灵上的折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我们在交易过程中短时间内所经历的压力。我管这种压力叫作,冲击压力。
比如,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多在最高价、空在最低价,等等。这个时候,我们的心灵很容易出现一种瞬间被人暴击的感觉。
但其实这种压力还不是最要命的。因为,这种压力通常都是短时内出现的。虽然很刺激,但很快就会被消化和遗忘。
比较有杀伤力的是第二种心灵折磨,即持续的回撤、理念缺失带来的压力。我管这种压力叫,堆积压力。
无论什么风格的交易方式,如果在交易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都无法带来效益的话。那么迷茫是很容易产生的一种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催化下,寻求突破的过程就显得非常的痛苦。因为,交易者并不知道,他一直采用的方法是否真的就是错了。
并且,放弃已有观念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事情。这等于对过去的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否定。而接受新的理念也会存在恐惧,因为不知道新的理念是否就是对的,以及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等等。
甚至会产生更差的一种结果,就是本身模式是对的,但放弃了,去用另一种模式了。也就是陷入到了学习效应之中了。
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资金管理去适应冲击压力。毕竟每次试错所承担的可回撤资金都是自己计算好的。这样,我们会更坦然面对这种冲击。久而久之,也就无所谓了。
难办的是堆积压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我们的交易模式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只是简单的以某个偶像为心理支撑,则很容易陷入迷茫。比如,很多人都说利物莫是趋势跟踪的鼻祖。但他最后交易失败、自杀了。丹尼斯创建海龟交易流派,也是趋势跟踪。但他也失败,清盘了。如果以他们二人为偶像,那么使用趋势跟踪策略的人就会怀疑自己会不会步他们后尘。
我们在这个时候其实应该更深入的去思考趋势跟踪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比如,趋势跟踪的盈利公式是:小赚小亏随意+绝不大亏+偶然出现的的必然大利润;比如,趋势跟踪就是试错趋势的必要信号,并对失效信号进行风险管理。
这些都是对趋势跟踪策略甚至是交易本身的核心的思考。通过这些回归本真的问题的思考,可以有效的降低我们的堆积压力。让我们更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们在逆境情况下所遇到的问题。
其实,除了以上两种心理压力。交易者在盈利的情况下也是有心理成本的。
而且也是两种。
一种是约拿情节;一种是骄傲自大。
约拿情节听上去挺洋气的。但其实就是一种自卑心理。有些交易者由于当亏货当久了,账户持续盈利后,就会有一种与现实脱离的违和感。如果,其对交易方法和交易理念理解不透彻,就会出现利润回吐。进而出现迷茫。这就走不出去了!
所以,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适当的给自己一些交易信心。当然建立信心的方法很简单,手动复复盘就可以了。
另一种则比较常见。
很多交易者赚钱后,就有一种“老子new bee!”,“老子无敌”的感觉。
这其实是最危险的!
在市场面前保持谦逊,随时保持冷静是很难得的。
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一句话:“交易者永远是一只脚踩在地狱,一只脚悬在地狱与天堂之间的。”这句话我记住快10年了。
最后总结一下,上述心理成本,每一位交易者都绕不过去。说完全控制、完全规避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总会在某个时期,被某种心理成本笼罩。
既然绕不过去,那就理解它、接纳它。当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且了解它们的特性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它们冒头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应对它,而不是被它所左右。
当我们能够靠自己去应对它们、化解它们的影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已经克服交易的心理成本了。
顶下 谢谢 {:1_179:} {:1_181:} {:1_181:} 顶下 支持下 {:1_186:} {:1_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