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收藏

处决犯人为什么多选在午时三刻?

avatar taylor | 384 人阅读 | 0 人评论 | 2017-07-14

31300543122909149648164966388_950.jpg

据史料记载,古代刑法中处决犯人时,不但在季节上有要求,并且还具体到一天当中的某一时刻。季节上统一到秋季,即秋后问斩。而处斩犯人的具体时间,则选在了秋季某一天的「午时三刻」。为什么要选中这一时刻呢?因为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一年之中,秋季是阳气下降、阴气上升的时期,是属于死亡的季节;同样,一日之中,午时三刻以后,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因此是死亡的时辰。

古人在处决犯人时,不但考虑到社会因素,还顺应自然规律。古代的刑法设想周到,无论是秋后问斩,还是午时三刻,时间上的选择,都大为减轻犯人离世的痛苦。因此,秋季的选取,午时三刻的敲定,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在刑罚上遵循自然规律、富有一定人道主义色彩。

「午时三刻」具体指的是哪个时间段呢?

「午时三刻」是在百刻制使用期间内制定出来的。如果令一个时辰等于八刻的话,这一天就多出了四刻。为此,有人提出在十二时辰中,子、卯、午、酉各九刻,其余的则为八刻;还有另一种提法则是,子、午各十刻,其余则八刻等。两种说法结合起来分析的话,都是中午以前和中午以后的半天将各分到二刻。这样一来,午时三刻加上前半天分到的二刻,就相当于午时五刻,也就是相当于全部午时(11:00~13:00)的一半,这个时间也正好是中午十二点。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