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收藏

「两军交战、不杀来使」,背后有什么故事?

avatar taylor | 320 人阅读 | 0 人评论 | 2017-05-19

古人很讲究礼仪, 大国也很讲究行动的时候背后的正确性, 也就是是否出师有名。 这种行为上的准则要是不遵守, 往往会收到其他大国的非难, 甚至可能是其他大国出兵的理由。 但是后世所谓「两军交战, 不杀来使」, 却并不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左传·宣公十四年》和《宣公十五年》就记载了两军交战时, 有关使者的故事

timg (1).jpg

宣公十四年, 也就是公元前594年, 楚国派出申屈出使齐国。 楚庄王特意吩咐不要向宋国请求借路。 宋国执政华元听说了, 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 说道: 因为经过我们的国土却不向我们问道, 那就是看不起我们, 觉得我们不过是楚国的附属, 那和亡国有什么区别? 那么把楚国使者杀了, 楚国就会攻打我们, 那也是亡国。 反正都是一样, 还不如杀死楚国使者。

楚庄王听说自己使者被杀, 气愤得「投袂而起」, 出动大军包围宋国国都整整9个月。 宋国派出使者到晋国告急, 晋国上一年刚被楚军打败, 不敢冒与楚国全面冲突的危险, 只是派解扬为使者劝宋国坚守, 不要投降。 解扬经过郑国, 被郑国抓起来交给楚国。 楚庄王亲自接见解扬, 企图买通他, 要他向宋军喊话, 说晋军不再提供救援, 断绝宋军的希望, 解扬不同意。 经楚庄王几次威逼利诱, 解扬才答应下来。 可是当解扬来到了望城中的楼车上, 就大声疾呼, 说晋国援军不日就到, 请宋国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楚庄王大怒, 解扬说: 「我答应你的条件只是为了实现使命, 现在使命实现了, 请立刻处死我。 」 楚庄王无话可说, 反而释放他回晋国。 长期围困而无战果, 楚庄王打算退兵, 可申屈的儿子拦在车前, 说: 「难道国王要食言了吗?」楚庄王无言以对。 申犀建议在宋国建造住房、 耕种土地, 表示要长期占领宋国, 宋国就会表示屈服。 宋国见楚军不肯撤退, 就派华元为使者来谈判。 华元半夜里潜入楚军大营, 找到了楚军统帅子反, 说: 「我的国君要我为使者来谈判, 现在城内确实已是『易子而食, 析骸以爨』, 但是如果订立城下之盟则情愿举国牺牲。 贵军退到三十里外, 我国唯命是听。 」子反保证做到。 第二天报告了楚庄王, 楚军真的退三十里外, 和宋国停战。 盟约上写著: 我无尔诈, 尔无我虞。

这一个故事, 当中的诸位主角都使者, 而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使者在战争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性和危险程度。 后世引申这一交战规则称之为「两国交兵, 不斩来使」。 而历史上最著名的战时两国使节以礼相见的故事是「彭城相会」。 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 刘宋发起北伐, 先胜后败, 战略据点彭城被包围。 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队死守彭城, 北魏太武帝想一举打过长江, 派出李孝伯为使节进彭城劝降。 刘义恭派了张畅为代表与李孝伯谈判。 两人都是当时的「名士」, 互相代表各自的君主赠送礼品, 尽管处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 但他们在谈判中却仍然是文质彬彬、 礼貌周全。 这次谈判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 可双方的礼节及言辞, 一直被后世誉为战场佳话。

""
还没有人打赏,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EA之家评论守则